东宫。
太子李建成给王珪倒了杯茶,“跟孤说说这个李逸,” 王珪双手接过茶杯,谢过太子,“李逸年轻,而且有才学,一手瘦筋体极具个性,铁划银钩满是傲气。” 李建成捏着下巴,“年轻气盛,恃才傲物,十六岁的年纪,倒也正常。孤听说,他来东宫前,就跟世民见过面,世民还曾邀请他到秦王府任职?” 刚升迁为太子中允的王珪点头,“是有此事,我也是他辞官后才知晓,先前陛下调秦王府兵曹杜如晦外迁陕州总管府长史,二大王知晓后特去求见陛下请留杜如晦····· 在杜曲杜如晦家中,李逸遇到二大王的,二大王邀请他为秦王府书令史,然后他直接拒绝了,二大王赠了他一把金刀子,他收了。” 建成静静听着。 “二郎就是喜欢送人金刀子,他府上也不知道囤了多少金刀子,”这话里有几分嘲讽之意。 以前兄弟二人关系还是不错的,但如今唐国公府的长公子,成了大唐太子,以前的二郎成了现在的二大王,李建成不得不开始考虑一些事情。 “先前虽然把不少人调出了秦王府,可这个杜如晦没能调离,可惜。”建成又道。 他心里更有几分可惜的是这次世民浅水原大败后,居然还能绝境翻盘。 一个上次自己出京而错过的李逸,庶民而已,却让世民翻盘了。 “世民这次军中突然生病,不得已将兵权交给不知兵的刘文静和殷开山,那二人损兵折将,丧师误国,真是可恨。 幸好有这个李逸的灵药,让世民及时好转,才能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叔玠啊,李逸虽然辞了太子正字,可也是进过东宫的,也算是我们东宫走出去的人, 这次幸亏有他,既医好了我的同胞手足,而且还挽救了我大唐一场兵危。遗憾上次能没见到他,否则说不定孤就能把他留下了。 孤要准备厚礼,好好感谢他一番。” 王珪听出太子话中之意,他现在升任太子中允,这是东宫左春坊左庶子的副手,相当于朝廷的黄门侍郎,深受太子建成信任倚重。 当下道:“殿下此举,可得千金市马骨之效,我以为,不仅要备厚礼相谢,最好是殿下能够在朝堂上向陛下荐举他一个既清且贵还显要的官职。” 李建成道:“此子狂傲,会不会太抬举他了。” “千金市马骨嘛,越是如此方越显太子爱才之心。” 建成轻笑,“那举荐何职,上次从九品的太子正字瞧不上,这次总不能安排个正九的太子校书吧。” “起码得是个七品清要官,方显太子心意。” “雍州司录参军?” 王珪摇头,“此官要而不清。” “秘书省秘书郎?” “此官清而不要。” 王珪提出一个官职,“太子可当殿举荐李逸为正七品上侍御史,侍御史按朝廷法规监察百官、参与三司理事,既清且贵还要。” 侍御史实权极重,其关键就在于监察百官,若百官违法,因而弹奏,所弹之事需要落实,因而要推鞠,这样御史台这个监察机关,实际上兼有监察、起诉和审判的权力,这才是侍御史的厉害之处。 御史台有自己的监狱称为台狱,侍御史审判皇帝交给的案子,就是所谓的制狱,它与刑部、大理寺组成三司,具有联席会审的性质,它甚至成为凌驾于大理寺之上的高级审判机关。 李建成摇头,“李逸年仅十六岁,且是刚还俗不到两月的道士,让他做侍御史,不合适。” “殿下仅管当殿推举,至于陛下和朝廷会不会授他侍御史是另一回事。”王珪笑着道。 李建成瞬间领悟,他只是要做一个姿态, “其实孤还是想把此子招入东宫的。” “他能拒绝一次,只怕短时间内也不会再接受第二次。”王珪提醒太子。 李建成点头:“你着手安排一下,看什么时候带他来与孤见一面。”说完,他便把此事暂且放到一边,“叔玠以为,薛举此次兵败后,可否还能卷土重来?” “不好说,虽然二大王这仗打的确实漂亮,但其实也不过是斩杀其数千,俘虏万余,缴获马万余匹,仅重新夺回了高墌城。 但薛举退回折墌城,仍继续围困泾州城,而且听说薛举打不通长武,便派其子薛仁杲率兵去攻宁州,若是宁州有失,到时薛举杲既可夺得粮草补给,还可不经长武南下。” “我军先败后赢,终究也是大伤元气,薛举实力仍在,真要硬拼结果不好说。” “你说等世民回长安后,我向陛下请缨,统兵北上伐薛举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