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
姬氏点了点头,菠菜就是隋朝时传入的,跟当年杨广开西域有关,在中原现在也比较少见,贵族们餐菜上倒常见。 “辣椒又是什么,是胡椒一种吗?” “不是,是一种吃起来很辣的菜,但跟韭菜蒜的辣不同,新鲜的辣椒炒肉好吃,也可以晒干做干辣椒,或是磨成粉面,做调味料。” 兰香在旁边道:“是不是跟辣蓼草一样,辣蓼草就很辣。” 李逸让秀芝她们拿锄头,就在内院的廊前,挖了一小块地,回头用竹子围起来,就可以成一块小菜地,用来育秧,随时能看顾。 “这个香菜种子不能直接种,得先碾开壳,然后用湿布包起来催芽,露了芽再开沟播种,再盖上稻草,才能长的快。”秀芝提醒道。 李逸看着她们忙碌着, 心里已经在幻想着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蛋汤、西红柿煲牛腩、白糖拌西红柿、西红柿酱,辣椒炒肉、虎皮青椒、辣椒炒荷包蛋、尖椒牛柳, 还可以做成剁椒,剁椒鱼头,晒干辣椒,做宫爆鸡丁,还有水煮鱼、香辣虾,想着想着都流口水了。 这以前吃惯了辣,现在饮食里没有辣,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虽然他厨房里就有干辣椒、辣椒粉,甚至还有新鲜的小米椒,但突然冒出来也讲不通来路。 但如果他种出来了,那以后就来路光明正大,而且还能源源不断。 姬氏看着李逸在院里种菜,脸上有些纠结,“其实院里种些花草更好,牡丹、菊花、兰花、桂花、梅花、莲花,” 李逸笑道:“我也喜欢花,以后你来负责种花,把无极草堂点缀起来。” 姬氏有些兴奋的道:“那我们就在凉亭旁边挖一个小鱼池,养上几条锦鲤,然后种上荷花,再垒一些奇石,种棵红枫或海棠····” “你先规划设计,想好了就弄。”李逸对于美化庭院这事很支持,小院虽名为草堂,但他也希望能够温馨舒适。 兰香则提议应当养只大鹅,放在前院,可以看家护院。 “养狗,养只狗,狗也能看家护院。”狗剩提议。 “行,哪天去赶集,买鹅买狗。”李逸笑着答应。 ······ 神河塬下,潏河南岸, 瓜庄。 这是京兆杜氏种瓜的庄园,种的是寒瓜。 长的像冬瓜,有着碧绿的皮,个头也大,但切开厚皮,里面却是红囊,水多汁甜。 寒瓜,也是汉代时从西域传入, 但是直到大唐,寒瓜种植都并不算普及,只是上层贵族们享用的水果。 一般百姓见都见不到,更别说享用。 而杜家,却在樊川有田庄用来种寒瓜,这个瓜庄有九百八十亩水浇地,除了寒瓜,也种甜瓜、冬瓜,以及收瓜子的打瓜,还有蔬菜的瓠瓜和黄瓜, 每年种一季瓜,然后种一季豆。 杜家瓜庄各种瓜,寒瓜自然是夏季宠儿,有专门的瓜把头瓜管事负责管理,头茬寒瓜,其中最大最好的要进贡宫廷,其它的则送给杜氏亲朋好友的贵族、士族豪门。 第二茬开始上市售卖, 从长安卖到洛阳,杜氏的瓜很有名,卖的也不便宜,但每年瓜庄的瓜都是会有许多贵族名门提前订购。 今天, 韦曲韦家管事来装瓜。 杜氏庄头也是提前就准备好了,早上露水还没收,太阳还没升起,就提前把瓜选好并采摘下来,挑到了庄园屋里,避免被太阳晒。 要是中午大太阳下摘热瓜,吃了可能会拉肚子。 韦家管事来了,直接到仓房里看瓜,过秤、对数,然后付钱。 “这批瓜都很不错,个头大,敲着听声肯定甜。” “最近雨水少,瓜自然就甜。” 杜家管事笑着应道, “我们家三郎昨天来过,说让我把一盒腐竹转交给你带回去。” 杜管事道:“我家夫人自上次去杜曲,吃过你家招待的腐竹后,可是念念不忘啊,一直说好吃呢。” 韦管事凑近,压低声音:“你可知道这腐竹是哪做的?” “哪?” “跟咱这就隔了个神禾塬,御宿乡罗家堡村长家做的,这玩意听说其实弄起来也很简单,和做豆腐差不了多少,但豆腐一斤才二十钱,这腐竹一斤却要三百六十钱,” “还有这事?” “可不,那村长李逸原本是无极观的道士,遇到垮崖师傅死了,剩下一人一无所有,被迫还俗,后来做起了这腐竹,那是财源广进,日赚几万钱,现在起了两座大院,还办起了学堂,免费招了一百多娃上学呢,你说他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