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功夫,
秦王府的人就已经查到了线索,不得不感叹二皇子能打,手下的人也很难干。 此时大约申正左右, 天色还早,李世民对李逸道:“正好吃饱喝足需要消消食,我就亲自去将军营瞧瞧是怎么回事。” 李逸听到韦家时,有些意外,本以为是杜家干的,不料却扯到韦家。 将军营村他是知道的,就在神禾塬头,这里是南通巴蜀、北往长安的必经之地上,东临樊川北临潏河,坐拥神禾塬头,因过去曾有将军立营驻扎于此,故得名将军营村。 这里往北一点便是韦曲了。 李逸自忖也没得罪韦家,只能推测是因腐竹作坊太赚钱,引的他们起了坏心。 好在他李逸也不是没靠山的人啊,现在秦王不是要替他出头么。 “谢殿下出手相助。”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于是乎,大家便相拥出门,骑上马便往将军营村。 秦王府库真匹娄武彻在前带路, 一小队秦王府轻骑护卫, 这阵势,别说李世民尚书令、雍州牧、右武侯大将军这些身份,仅是这一小队精锐骑兵,都能直接踏平韦家。 将军营距长安也就二十几里路,众人骑马很快抵达。 匹娄武彻一马当先,带队冲进村子。 将军营是个大村,有二百余户人口,还没等村民反应过来,匹娄武彻已经带人围住了一座大院。 这是韦氏的一处作坊,豆腐作坊。 作坊规模还不小,里面不少韦氏奴仆在做事,磨豆浆,煮豆浆,正忙碌不已,李逸跟着李世民进入作坊,扫了一遍, 没见到秃头一家, 但看到作坊在新建灶台,另一边还在改建一个烘烤房,看那样式,李逸一眼看出这就是在建腐竹灶房和烘房了。 一名管事迎了上来, 当他看到那群秦王府的骠悍护卫,一看就身份不凡,当下心惊不已,但不得不站出来,“这是京兆韦氏的作坊,你们是何人?” 杜如晦问:“此作坊是韦家勋公房哪家名下?” 管事认出了杜如晦,京兆韦二比邻而居,世代居住樊川潏河畔,且几乎代代都有联姻。 “回杜二郎,我家已故老主人是舒懿公,” 杜如晦一听就明白了,舒懿公,指的是舒国公韦匡伯,郧国公韦孝宽的孙子,河南公韦总次子,郧国公韦圆成之弟。 韦匡伯原是前朝的尚衣奉御,随驾江都,去年在江都之乱前就病逝,赠大将军、谥懿。 韦孝宽儿子众多,韦总是他第三子,这支也是人丁兴盛。 而当今朝廷刑部侍郎韦义节,是韦总弟弟韦寿的儿子。 李世民对韦家没什么好感,因为韦家现在大多数人都在洛阳居住,且效力皇泰主,比如韦孝宽的儿子韦津,现在洛阳为民部尚书。 这个作坊的老主人韦匡伯虽然病逝了,但他儿女也都在洛阳。 “克明,让他赶紧把罗秃头一家交出来。” 杜如晦这时也还想顾全韦家几分面子,“你们从罗家堡带走的罗秃子一家五口,赶紧带过来,” 管事终于明白过来,对方如此师兴动众,居然是为了那个罗秃子而来,他目光终于在对面找到了罗家堡村长李逸。 “小的没听明白杜二郎的话,什么罗秃头,小的实在不知。” 杜如晦无奈叹了口气,“知道那位是谁吗,那是秦王殿下,是尚书令、雍州牧、右武侯大将军。” “殿下已经查到罗秃子一家是被韦家管事带到这来了,你以为你能瞒的过去?” “杜二郎真是冤枉小的了,真的不知道什么罗秃子,杜二郎若不信,可派人搜。” 李世民对匹娄武彻点了下头, 武娄武彻大喊一声,“给我搜,” 管事也没拦着,任由秦王府的亲事、帐内们搜查。 可把整个作坊搜了个底朝天,也没有任何结果。 根本不见人影。 “杜二郎,你看,我们真不知道什么罗秃头赵秃头的。” 就在陷入僵局之际, 突然作坊里的工人中,有人大喊一声,“李村长,罗秃头一家就在作坊里,小的知道他们被藏在哪。” “闭嘴,混账东西滚下去,”管事惊惶大骂。 李逸冷哼一声,走上前去,推开众人,看到了那个说话的人,居然是一个故人。 “刘黑子?” “李村长还记得我。” 说话的刘黑子,以前是郭二郎家长工,因为半夜到李逸稻草棚偷黄金,被李逸‘五雷正法’电的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