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短,甚至犁头还安装了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
明显那样的曲辕犁,犁架更小更轻,而且还便于转弯和调头,既能灵活操作,而且还大大节省人力、牛力。
现在用的这犁太笨重了,一人抬着都很吃力,更别说牛还得拉着这犁深耕土地,每次转向时,要把犁抬起来也是很费力气。
等到午间吃饭时,
李逸把佃户们聚集起来,跟他们探讨起这犁来。
有老汉说,这种直辕犁,据传从汉代时就是这样了,世世代代如此。
也有个淮南来的灾民说,其实也不是所有的犁都这样的,他们老家就有长曲辕犁,
“我们老家的犁是长曲辕的,可以更好深耕。”李逸没想到原来已经有曲辕了,
“没有短曲辕犁吗?”
“没有。”
另一个河南来的灾民则说他老家有种犁叫蔚犁,是短辕犁,但是也是直辕犁。不过转动比长直辕犁更加灵活,利于回转调头,相当适合耕种那些小块的田地。
李逸让大家都说了各自老家或见过的犁,
长直辕犁、长曲辕犁、短直辕犁,
却没有短曲辕犁。
不同的犁构件也并不完全相同,有的会增减一两个部件,各有特色。
李逸对照着自己印象中的短曲辕犁,觉得完全可以改进一下。
接下来,李逸一边观摩部曲犁地,一边画图纸,还找到做犁的木匠、铁匠们咨询了解,
他开始造犁。
闭门造犁。
一款新犁经过几次改造更新,终于初步成型。
由犁铧、犁壁、犁底等十一个部件组成,
长直辕,变成短曲辕,增加了犁评和犁建,推进犁评,可使犁建向下,犁铧入土则深,提起犁评,犁铧入土则浅,
把曲辕犁的犁评、犁建还有犁箭三者有机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需要,更便于精耕细作。
犁壁不仅能碎土,还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阻力。
看着新完成的短曲辕犁,李逸心潮澎湃,这些天一直在地里,他也是对耕地效律的低下很感慨,牛和人都非常累,效律还不力。
李逸兴奋的把新犁拿去试用,
结果小组长李条顺用过后,大呼好用,“犁轻便,耕的却深,转向还很灵活,牛也省力许多,走的都快不少。”
“郑丑挞,你拿原来的犁,过来跟李条顺对比一下。”
李逸叫来另一个小组长。
于是两个小组长,各赶一头牛,一个用原来的长直辕犁,一个用新的短曲辕犁,
两人一齐挥动牛鞭,喝令牛背犁翻地。
众人围观。
很快,李条顺就把郑丑挞抛在了后面,
郑丑挞开始还有点不服气,结果两人换犁不换牛,再比了一趟,这次人还是那个人,牛也还是那头牛,但换了新犁后,却立马也轻松赢了李条顺和他的牛。
“这犁太好用了,原本调头,我得双手抬犁,十分费劲,现在轻轻一提就调过来了。要深耕,也不用那么费劲,这一趟地犁下来,我感觉非常轻松,散步一样,牛也轻快不少。”
效率的提升是肉眼可见的。
副队长张骨子也是直言,“咱们这地块大,一垄很长,还不是特别明显嘞,这要是耕那些小地块,特别是山坡荒地、梯田啥的,才更好用嘞。”
姬氏拉着李逸:“阿郎,这个犁你可献给皇帝,必能得到赏赐,”
经他这一提醒,
李逸也是才后知后觉,之前只是想着改进犁,方便自家,提升耕田效率,却没想到,农耕时代,
这么一个能大幅提升耕地效力,节省人力畜力的好农具,是有多么的惊人。
李逸当下就兴奋的扛着犁回了长安城。
直接带着犁找到了大宁坊孙师兄家,
刚散衙回来的孙伏伽看着李逸满身是泥土,背着一张犁兴匆匆进来,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打笑道:“无逸你这是要来我家种冬小麦?”
“师兄,你看这犁。”
“这犁怎么了?嗯,好像有点小巧啊。曲辕,还这么短,能好用吗?”
“好用,非常好用,比起寻常的长直辕犁,效率提升很多,尤其是省人力畜力,”
李逸一通夸赞,把这犁又详细的讲解了一遍,听说了效果后,孙伏伽也震惊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