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她,就得把她的小情绪当回事儿。
清清在杜家就是随心所欲的存在着,嫁到苏家也不能受半点委屈。苏清明放下手中的碗筷,一本认真地对月清说:“清清,你以前在家怎么过的,现在还怎么过,家里的所有事儿都不用你操心。”杜月清看着一脸认真的苏清明,心里不禁泛起一丝别样的感觉。她当初嫁给他,确实是看中了他家的门第。不过这几个月相处下来,她对这个处处稳重的苏清明还是挺有好感的。他在为人处世、人际关系和职场方面的表现,都能给月清满满的安全感。也许是因为苏清明在苏家,是他们这一辈最小的孩子,所以在面对苏家的长辈和平辈时,行为举止会有些任性。可在月清面前,他却完全变了个样,简直跟像换了个人似的。不过,月清可不是那种矫情的人,才不会觉得苏清明那样对长辈不尊重,对哥哥姐姐们不礼貌什么的。人家都不介意,她这个做妻子的,又何必多此一举去纠正呢?等两人吃完饭,又休息了两三个小时,快到中午了才慢悠悠地去苏家。这夫妻俩刚到苏家院子,就听到屋子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屋子里的女人们看到杜月清和苏清明走了进来,都立刻止住了笑声。其中一个看起来年纪最大的妇人赶忙开口,“这就是明明的媳妇儿吧,快过来让大嫂瞧瞧。”听这妇人自称大嫂,杜月清顿时满脸狐疑,苏清明的大嫂看着得有五十多岁了吧?看起来和婆婆年纪差不多。马晓晴见状,也向儿媳妇招手,“清清快过来,这些都是你嫂嫂们,你过来认一认。”月清看着一屋子和婆婆差不多一样年纪的各位嫂嫂?还有嫂嫂们那打量的眼神,有些尴尬,她虽然是老师,习惯了成为焦点,可现在还是感觉到了压力。送她进来的苏清明见妻子紧张,连忙拉住她的手,对刚刚说话的妇人说,“大嫂,你们目光收着点啊,别吓到清清了。”“还有各位嫂嫂们,你们可别欺负清清啊,清清比你们年纪小多了,可经不住你们一双双犀利的眼睛注视着。”苏大嫂见这小叔子又是这副德性,有些心梗。但也已经习惯了,知道自己丈夫疼这个被他当儿子养长大的弟弟,苏大嫂也就微微一笑。“还是我们家明明疼媳妇哟,哪像你大哥,就知道对我这个媳妇呼来喝去的。”苏清明给他大哥喊冤,“大嫂,你可别冤枉大哥了,每次我说话没大没小的,大哥哪次不教训我呀,让我要多尊重你一些,怎么就不心疼了呢?”苏大嫂笑笑不说话,每次苏大哥那不痛不痒的两声呵斥,更像是在逗孩子。苏大嫂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大美人呢,要不然苏大哥也不会看上她,就是这人啊,做事有些小气。想当初,苏大哥可是有工作的城里人,苏大嫂一个农村长大的,能嫁给苏大哥那可真是走了大运了。 可苏大嫂不喜欢这个小叔子,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他比自己的几个孩子还得丈夫的宠。偏偏自己的孩子也不争气,把这个小叔子当弟弟一样护着。每次自己这个当娘的为他们打抱不平,他们就劝自己别太较真。她不计较?她要是不计较,这几个孩子能有今天的成就吗?苏大嫂有时候忍不住得意的想:偏偏这个被大家宠着的苏清明自己没什么本事,只能在这个小县城里,当个默默无闻的小局长。而这位小叔子,现在不还得靠自己老公和几个孩子罩着才能过得舒坦吗!旁边陪着的女人也都叽叽喳喳地说着好话,马晓晴看着这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侄媳妇。瞧她被人奉承着,还一副乐滋滋的模样,心里就忍不住犯嘀咕。也就是大嫂不在了,这侄媳妇才能如此逍遥。不然的话,现在还不得像只小鹌鹑似的,在大嫂面前唯唯诺诺的,谁让苏大嫂在她婆婆面前直不起腰来呢。今天这里就马晓晴和她妯娌辈分最大,她妯娌就是苏清明家三伯的媳妇,按岁数,三伯娘最大,而马晓晴和苏大嫂一般大。至于其他三个伯娘,大伯娘和二伯娘已经去世了,四伯娘生病没来。十二点的时候,苏家正式开饭,在吃饭前,还得先祭拜祖宗,让一对新人在香火前磕头,然后给长辈敬茶。旁边的苏清明拉着媳妇走到大伯跟前,老老实实的跪着。苏清明和杜月清不约而同,“大伯,请喝茶。”已经八十岁的苏大伯眼神迷离的看着这对新人,尤其是苏清明,作为家里的最小的侄儿,最是招人疼。苏爸爸他们这一辈兄弟姐妹九个,苏爸爸是最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