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他们都是一个行当的,又都是爽朗的性子,自然相处得来。
沈桥许久没走过这么远的路了,额上浮起一层细密的薄汗,李大成不肯再顺着他,低头附在他耳边低语了一句。沈桥抬眸瞪了李大成一眼,终是坐上了板车。
官道平坦,不怎么颠簸,沈桥靠着身后的木箱,抹了把额上的细汗。抬眼便是男人挺拔宽厚的背,想到刚才的话,脸上不禁有些发热。好在他坐在里侧,并没人瞧见他,这才松了口气。
几人说说笑笑,不多时便到了镇上,韩老三要先回家一趟,到了长平街便与他们分开。徐富直接去铺子,与他们顺路,便一起走。
因着快过了年了,这几日街上热闹的紧,李大成拉着板车走在边上,避开来往的行人。不远处一个不大的孩子,缠着一阿婆,要买东西,许是没能如愿,干脆坐在地上撒泼打滚,惹的过路的人,都忍不住多看两眼。
徐富似是想到什么,面上闪过几分迟疑,半晌才低声开口:“你找我打听的人有了眉目,那小孩与你说的相差无几,我问过了,连名字都一样。”
是许阿婆祖孙·····
李大成托徐富帮着留意,自己也没少打听,镇上都差不多找遍了,仍一无所获。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丝线索,本应庆幸,但他敏锐地捕捉到,徐富脸上那抹一闪而过的犹豫,不禁生出了几分疑虑。
“可是有什么不妥?”回头看了一眼,见沈桥被周遭的热闹吸引,并未注意他们这边,才压低了声音问。
“他们并不住在镇上,所以咱们着了这么久,才连个人影都没找到。现今人就在郊外的一处别院里,别院是宋家的。”
宋家,李大成敏锐的感觉这个宋家,似乎和他有些牵扯,“可是朝和斋的宋家?”
徐富点了点头,道:“那处别院就在我岳家住的村子边上,我也是偶然在村口见找那个小孩,村里孩子都扎堆在一块玩,只有他在旁边看着,不多时有个阿婆过来唤他,喊得正是小虎。”
“我留了个心眼,暗暗的打量着,见那对祖孙,与你和我说的细节都对的上。便悄悄的跟上,亲眼看着他们进了一处别院,打听后才知道那别院是宋家的。”
“只是·····”徐富顿了顿,“那祖孙两日子好像不太好过,虽住在别院里,但那孩子手上全是深浅不一的淤青,想来是长期遭受了打骂。”
李大成道了谢,向他问了别院准确的位置,在街口与徐富分开。
宋家吗?看来他和这个宋家还真是有缘。
第179章 叫哥哥
街上人潮涌动, 不少铺子为了招揽生意,都在门前支起了摊子,尤其是杂货铺, 店里店外都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红纸、符画、灯笼各式过年用的紧俏用品,最是抢手, 伙计扯着嗓子给问价的人答话,另一边算账的伙计也是忙的停不下来。杂货铺都是小数目, 可一笔笔的算下来,也是不小的进项。杂货铺老板也穿梭在人堆里,忙个不停。
肉铺里也是人头涌动,人们都往里挤,屠夫手起刀落,将排骨从大梁处砍断,切成一节节,碎骨头渣溅的到处都是,屠夫忙的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猪是早上现宰杀的, 血腥味只往鼻子里窜,因着一斤要便宜上两文钱,买肉的差点没把肉铺摇摇欲坠的门板挤掉了。还是屠夫嚷了一嗓子, 人们才静了静。
沈桥上次来镇上, 远远没有这么多人。本就不宽的街道, 被摊贩行人堆积, 变得拥挤, 车马难行。
瞧着热闹的情景,沈桥拉了拉李大成的衣袖, 附在他耳边道:“我下来吧,人太多了。”
“不用, 咱们走小路。”李大成拍了拍沈桥的手,拐进了前面的小巷,巷子里果然清净了不少,“长平街这边住的人杂,多半是卖力气为生的,这边的铺子无论是租金还是售价,都比里头便宜不少,所以卖的的东西价钱也低上几文钱,这一到年底人就比平时多上不少。”
沈桥只来过镇上几趟,不太了解镇上的情况,只听见这里的* 价钱更低,想来同样的东西要是在这买,能便宜不少。还没开口,头顶就传来男人悠悠的声音:“这么多人,小桥要是被挤丢了,我可没处找去。”
心思被一语道破,沈桥还未来得及说话,一张小脸,便在男子接下来的话中,迅速黯淡下来,“待会儿从合生楼出来,咱们先去医馆拿药,随后再去庙会。”
李大成抬手捏他皱巴巴的小脸一下,声音轻缓,“庙会上好吃的可多了,有软酪、糖糕、糖葫芦,还有糖人呢,到时候给小桥买个最漂亮的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