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让我动心的点很多,最无奈的事却是,我全部都记得。
八月三号,伦敦,夜。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是不是觉得周末的早上无限美好?
没有起床的闹钟,没有一睁眼就积压了一天的工作。伸手摸一摸,手机或在床头柜上,又或就在枕边。
开机,微博、朋友圈,刷得不亦乐乎。如果你愿意,赖床一天也是可以的,只要手机有电,只要你有这般好心情。
然而,会不会有那么一瞬,你忽而抬了眼皮:厚厚的窗帘内,泛泛阳光透着布料纤维肌理处渗了进来,几乎微不可见,而又有几抹则在缝隙处凝结成光屏,徐徐降到地板上,映得一处光亮。
接着又缓缓折到不远处的书架上。浅褐色木条框的书架似与阳光融为一体,而内置的杂乱无章的书籍也与这片金灿出乎意料地和谐起来,一切美好的不像话。
宋淇泽想,他就是在那时突然来了兴致。
也是在那时,发现了遗忘在行李箱角落里的旅行攻略,灰尘,覆了一层又一层。
自认不是什么文人雅士,但他确是喜欢读些闲书。小说、散文、传记、历史,照单全收。
只是这旅行攻略,着实不在范围之内吧。
那应当就是施梓禾当时带来的然后收拾到自己行李箱里的了。
很久以前的事了,在宋淇泽只要随意转转头,就看得见施梓禾的时候。
那时他们的关系着实融洽,亲近到暧昧。只是那层窗户纸,自己尚未有勇气捅破,而她,早已没了那勇气。现今回忆起来,那却应当算作他们最好的时光罢。
施梓禾住的房子离他家并不很远,这也算是他的私心。
然而如他所愿,施梓禾并不曾辜负他的小心思,隔三差五便来蹭饭串门。
想到这,他不禁痴笑,他对她的情绪,也真真到过不可收拾的地步呢。
他真切记得与她的每一处回忆。
那时她总喜欢跟自己蹭书看,两个人,一本书,整个下午,倒也从未觉得乏味。他记得她自称懒人,面无愧色地随意靠在他身上,指挥他翻书。而自己也当真是没骨气,竟也乐得被奴役着。
直至有一天,施梓禾破天荒地抱了本书到他家,宋淇泽还曾打趣她终于知道知恩图报了,良心到底是什么时候捡回来的。
谁知施梓禾不屑的撇了他一眼,捧着书握到沙发上写写画画了起来,倒使宋淇泽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还记得他那时凑上去,看着她手里的旅行攻略,思绪万千。在那之前,宋淇泽对她说过他想走遍世界的愿景。
所以,看到她手上的英国攻略,说不感动是假的。
那一刻的施梓禾,沐浴在日光之下,及肩青丝,泛着淡淡的光晕。睫毛微卷,眉目如画。宋淇泽不禁想起了那四个字,岁月静好。他以前觉得这四个字是被世人用的俗了,可放置在那情那景,竟是无与伦比的妥贴。
他想,人生,常常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如果能抓住,那便不要放手,等到要靠回忆取暖时,那心底也必满是寒凉。
宋淇泽想到这,磋了磋手,试图取得一点温暖。
雨后的伦敦,也只有寒凉才形容得贴切,不知这是不是一种讽刺。
抬头望去,雨已停了大半。偶尔几点晶莹,在远处路灯昏黄的光晕下格外引人注目。再向远望,街道已是完全浸在了光中,辉映在潮湿与深沉的夜之间,温暖,却不喧嚣。
他终是到了伦敦。
只是,他却忽然觉得自己格格不入了。于是这一刻,他忽然开始想念,那个明媚如远处灯火一般,曾经仔细计划着要与自己同路的姑娘。忽然,很想很想。
只是,回头看看,他好像,把她弄丢了。
“生命中很多人与你相遇却擦肩而过,也有人愿意在人生这场旅途中与你颠沛流离。”
她曾经仔仔细细地思虑过与他颠沛流离,到最后,终不过是擦肩而过。
而那本旅行攻略,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被一时兴起的他发现,摊在书桌上,微风轻拂,她娟秀的字迹,一页又一页略过,翻过去的,不知是不是那段无可回头的时光。
而此时伦敦的街头,你很难发现,一个形单影只的背影,渐渐隐在远处那一片灯火通明中去了。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
台州。
宋淇泽说的没错,台州的夏天天,果真是比章州市要燥热许多。
八月份前后,依着章州该是进入了炎暑时节。这个时候,下一两场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