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烛光也渐渐隐去,只有漫天佛光弥漫,山巅的那座大殿此时也已经变成了大雄宝殿。
之后,释迦牟尼便飞回了大雄宝殿之中,其视线微微抬起。
在大雄宝殿世人不可见的第二层之中,燃灯古佛已经化作一尊佛像,前方有名为:定光如来燃灯古佛。
这时,万佛之乡的众多修士纷纷飞临到了大雄宝殿之外,前来拜见如来世尊!
再后来,他挥手打出一道金光,化作了一道佛门,接引着他此前在世间的众多弟子前来灵山修行。
自此,世间万般佛法皆以释迦牟尼如来为尊,燃灯古佛不知踪影;
接引古佛阿弥陀佛不知因何,也已离开万佛之乡去往了佛极乐之地,在世间仅剩下一句佛语相称。
大雄宝殿之中,释迦牟尼佛端坐九品莲台上,佛韵佛威愈发深重,令人不敢直视。
一日,正当其修士之时,眉心之上却突然有一道黑光显化。
便见其一手上指天、一手之地说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
其话音落罢,猛地一睁眼,眼中爆发出一道金光直直刺破了虚无。
紧接着,他便腾身而起,迅速飞入了那虚无中的黑暗之内。
这是一处灰暗的世界,充斥着各种邪恶之气,这些气息相互交织、缠绕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氛围。
邪念横生,各种世间欲往夹杂其中:贪、厌、饿、渴、欲、懒、惧、疑、怒、骄等等。
释迦牟尼佛周身佛光神圣无比,行走其中,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
所有的邪气皆不得接近他周身万丈之中。
他的目光透过虚空,仿佛直接看到了所要寻找之人,赫然威严的喝道:“波洵,还不现身?”
他话音刚落,紧接着远处一道浓郁的黑光骤然浮现而出,显现出了魔王波洵以及他三个女儿的身影,分别是:欲染、悦人、爱乐,个个风情万种、欲望缠身,有着独特的气质和勾人心魄的魔力。
魔王波洵有着一双紫瞳,面容俊逸,他凝重的看着释迦牟尼说道:“如来!你不在灵山之上待着,为何来我魔界?”
只见释迦牟尼佛身后一轮佛光逐渐浮现,并缓缓说道:“魔界扰乱世间众生,引得人世欲望横生,众生疾苦,尔等罪孽深重,当永恒镇压于黑暗之渊!”
他的语气仿佛法旨一般,不容置疑。
魔王波洵听后,顿时大怒,瞬间引动着世界中的无数魔族朝着释迦牟尼涌去。
释迦牟尼一手指天,立时一道金光洒落而下,在天地间铺洒开来,犹如一轮大日在魔界上空散发着无尽的光辉。
便听他喝道,同时手指金光挥舞,在虚空中刻画着:唵、嘛、呢、叭、咪、吽。
六字真言朝着下方世界镇压而下,在金光弥漫之下,原本漫天黑暗逐渐变的越来越小,无数魔族的嘶吼之声也渐渐变的默不可闻。
“如来!你安敢如此对待我魔界!当我魔界重归之时,定叫你万佛之乡生灵涂炭!我以此生诅咒你今后永世不得离开灵山!”魔王波洵最后的声音怒吼道。
如来看着下方的魔界被金光法旨缓缓镇压而下,随后金光一闪,身形便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离开魔界之后,世间之中,一道佛光显化,释迦牟尼的身影从中走了出来。
他此时孤身一人,慢慢来到了毗卢河边,就在河边盘坐而下。
即便是将整个魔界镇压而下之后,他眉心之上的黑气也没有完全消散,反而竟是有些凝实之感。
突然,他的心中一阵迷茫恍惚,仿佛又有一道意念从心中生起。
竟是生出了一个疑惑:“我是谁?”
这时,他缓缓低头朝着河面望了过去。
河面静静流淌,将他的身影映照了出来,伴随着轻微的涟漪。
“你是谁?”他看着河面中的倒影轻声问道。
“吾为释迦牟尼佛、如来世尊!”
一阵微风袭来,河面涛涛,倒影也随之变的模糊了起来,看起来仿佛变了一个身影。
只听那河面中的倒影竟又是发出一道略显阴冷的声音:“吾为摩罗毗昙佛!”
一时间,端坐于河边的他面容上突然浮现出纠结、困惑之意。
不多时,他双眼之中浮现出凝炼的金光,手掌之中亦生出一道金光,犹如利剑。
他面容变的庄严肃穆,正欲以手中佛光之剑,斩向河面中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