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宫的大殿上气氛庄严肃穆,群臣齐聚一堂,共商中亚事宜。
嬴安高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群臣,开口说道:
“诸位爱卿,如今中亚局势错综复杂,花刺子模离康州太近,对我大秦在中亚的重心构成了威胁。而且,花刺子模的酋长阿布·阿里不仅臣服于贵霜帝国,还将其爱女嫁与安日班度·库苏拉卡。此外,中亚还有强国大益王国,以及在中亚北境苟延残喘的西匈奴。”
嬴安眉头微蹙,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中书尚书江革率先出列,“陛下,花刺子模依附贵霜,恐怕将来对我大秦不利。微臣以为,当尽早谋划,削弱其势力,以保康州安稳。”
门下尚书龙方等紧随其后,“陛下,大益王国与西匈奴亦是隐患。微臣建议,我大秦可先与帕提亚修好,打击贵霜的同时,逐一解决中亚诸势力。”
嬴安听着群臣的进言,微微颔首,说道:
“中亚乃我大秦、帕提亚、贵霜三方势力的角力场,局势复杂,不可轻举妄动。
朕决定,在我大秦占领的中亚之地,建立河中都督府。康州、费尔干纳盆地、吉普沙克三地归一,皆归河中都督府管辖。”
此言一出,群臣面面相觑,疑惑之色尽显。
“陛下,都督府与都护府,有何区别?”文臣苏敬小心翼翼地问道。
嬴安微微一笑,解释道:“都督府比起都护府,拥有更多的权利。都督府有不经朕的批准,自主征讨蛮夷的权利。但都督府没有朕的允许,不得与他国外交。”
群臣心里明白,这定是因为今年的战事,使得秦皇下定了决心。建立都督府制度,给予河中战区更大的权利……
“同时,朕任命嬴肃为河中都督,统领大秦在中亚的事务。”嬴安声音洪亮的说道。
群臣闻言,纷纷行礼,“陛下圣明!”大殿内响起整齐的声音。
嬴安眉头微皱,继续说道:
“今年我大秦虽打败了贵霜帝国,拿下健驮逻与巴格兰,但贵霜底蕴深厚。朕听闻,贵霜已席卷西娑多婆,恐怕西娑多婆又要败了……”
群臣闻言,纷纷露出无奈之色。他们心中暗想,西娑多婆实在是太不争气了。贵霜如今被大秦打得失去了河中与巴尔赫,又丢了健驮逻与巴格兰。西娑多婆竟然还是无法抵御贵霜帝国。
中书尚书江革沉思片刻,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道:“陛下,贵霜帝国今年刚与我大秦签订和约,若明年我大秦又继续征伐他,实有背信弃义之嫌……”
门下尚书龙方等附和道:“陛下,江尚书所言极是,此时不宜轻启战端。”
嬴安微微点头,表示认可群臣的意见。“既然如此,传朕旨意,令安西军、扶风军守住巴格兰和健驮逻,防备贵霜。
同时,将巴格兰改为双泉城,健驮逻改名为修鲜城。以此昭告天下,这两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大秦的土地。”
群臣纷纷行礼,齐声应道:“陛下圣明!”
散朝之后,秦皇宫内的气氛为之一松。
一众白玉奴们身着轻薄纱衣,裙摆曳地,簇拥着身着嬴安,缓缓走出大殿。
嬴安在白玉奴们的环绕下,向着天策府走去。此时的他,心中既有对儿子嬴启开府天策的感慨,又有一丝淡淡的伤感。他已步入中年,不知还有几年天命?
“人生苦短,何必紧抓着权利不放?只要对大秦有益,就是提前分出自己的权利给启儿,那又有什么关系?”嬴安在心中默默想着,脚步却没有丝毫停顿。
未几,嬴安一行人便来到了天策府。
只见天策府门前,御林军将士们身着甲胄,手持长枪,威风凛凛。他们见到嬴安,纷纷跪地行礼。
嬴安颔首,随即带着白玉奴进入天策府。
天策府内,官员们来来往往,各自忙碌着手中的事务,一派繁忙景象……
嬴安环顾四周,却没有看到嬴启的身影,心中不禁有些不开心。他眉头微蹙,向身边一位官员问道:“太子呢?”
那名官员听到秦皇问话,连忙放下手中的文书,恭敬地行礼答道:“回陛下,太子在书房里看书。”
嬴安闻言,脸色有点不悦。他身为大秦皇帝,深知太子勤政的重要性,如今嬴启既然已经开府天策,就应该勤于政事,为将来继承大统做好准备……
“身为大秦太子,开府天策,却不勤于政事,成何体统!”嬴安语气中带着一丝怒意,脸色也变得不太好看了。
说罢,嬴安在白玉奴们的跟随下,向着太子的书房走去。他步伐坚定,每一步都仿佛带着一股无形的威压,让周围的官员们大气都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