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个书院1
回宫的路上,沈玉如打开木盒看了看,发现里面是一支雕花玉簪。
萧景昭看见了:“刚才你舅舅给你的?”
“嗯,说是小澄送我的成亲贺礼。”沈玉如疑惑地问他,“我还想着请大家夥儿一块儿吃顿饭呢,结果舅舅说他已经去边关了,什么时候去的?”
“就是你回来的前一日,他自请去边关镇守,我留他等我们大婚后再去也没同意。”
萧景昭毫无隐瞒地都跟她说了,但见她依然不是很明白的样子,说不出是为自己庆幸,还是为小澄遗憾。
出於道义,抑或是胜利者的自负,他最后点了一句:“你刚去蜀郡时,他常去找萧安喝酒,引为知己,险些结拜。后来书院开学后,萧安回金陵上学,他就一个人整日泡在军营里。”
当时万岳书院还在重建,萧安被安排去了莲湘书院就近上学。
“他们俩该不会就如同《俏书生与娇狐狸》……”沈玉如忽然语出惊人。
萧景昭感觉自己的太阳穴跳了跳:“以后那些乱七八糟的话本子少看,你还是勤加练画吧。”
“哦。”沈玉如可有可无地应了声。
过了一会儿,她才继续说:“不论如何,小澄也救过我一命,这簪子我就收起来吧。”
见萧景昭点头,她才把玉簪放回盒子里,仔细收起来。
暗示得这么明显,她哪怕是倒数进的书院,也实在没法听不懂。
她想起在雀桥酒楼再一次遇到小澄时,他对自己说起北林那天,她头上戴的花。
后来她想起来了,那花不过是师父一时孩子心性,随意插在她发髻上的。
可他却一直记着她被刺客用刀抵住喉间时,那朵掉落的花。明知她作为皇后,世上奇花任她采撷,珠翠取用不尽,绝无可能缺一朵鬓边小花,他却还是在她成亲前送来一朵。
作为贺礼。
萧景昭忽然揽过她:“你是朕的皇后,不许想着别的男人。”
“救命恩人也不许吗?”
“不许。”萧景昭说,“尤其是那样年轻俊秀的救命恩人。”
“陛下好生霸道,那你也不许想别的女子。”沈玉如趁机提出要求。
“我什么时候想过别的女子,反倒你身边,总有许多人爱慕。”
“嗯,你以前做得很好,以后记得保持。”
三日过后,皇帝要正常上朝,皇后也得担负起自己的义务。
沈玉如对宫里的一切很陌生,向萧景昭询问解决办法,他带她去了藏书阁。
藏书阁一角,有一个专门的书柜,陈列了许多手稿。
“是我皇祖母写的,有一些是她亲政后的内容,一些是她在后宫时的笔记,你可以看看。”
沈玉如震惊:“女皇帝?!”
“嗯。”
“她仙逝后,这些竟没有被烧吗?”顾识渊有那么好心?
萧景昭顿了顿:“确实没有被烧,非但如此,听藏书阁的人说,他在位时,去得最多的除了浣衣局,就是这里,常在这里一看就是大半日。”
“……看来,你皇祖母给他带来的影响不小啊。”
一边要残害推翻她,一边又在各方面研究她,最后还要梗着脖子制定种种与她相反的国策。
“这倒也怪不得他,我皇祖母是个惊才绝艳的奇女子,很难有人不被她折服,你看了就明白了。”
女皇帝本就是所有人心目中的传奇,哪怕她出生时,女皇帝就已经仙逝,可大约自她懂事起,依然从人们口中得知了这样一位人物,并且处处都离不开她的名字。
县学是她要大力建设的,四大书院的创办也来自於她,更别提种种国策,其中最知名的便是,女子可以读书。
顾识渊在位十五年,废除了学堂人人习武的规矩,但他也没能真正废除女子读书制度。
最多,从思想上引导,说女子读不好书,不如去嫁人罢了。
沈玉如很珍惜这个机会,接下来的日子,她得空便来藏书阁。
一开始是觉得机会难得来的,可是看了两天,她就越来越被书里的内容吸引,简直到了茶饭不思的程度,最后萧景昭不得不每天晚上来这里接她回去:“至少得好好用饭啊。”
她简直回到莲湘书院疯狂练画的时候了,甚至比那时还狂热,当时至少他或叶无过去给她送饭,还会停下来先吃饭,现在宫人喊她,她直接不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