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间略显破旧的小“工作室”里,昏黄的灯光摇曳着,墙壁上的水渍斑驳。
几张陈旧的办公桌随意摆放着,文件资料堆积如山,地面上还散落着一些用过的纸张。
金卓坐在一张办公桌前,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神情专注地说道:“我们最近这段时间就好好做药厂的项目了,白天在公司也要尽量快速处理完自己手里公司的事情,多花时间在药厂的项目上。”
“虽然药厂的项目没有什么时间压力,但是我们还是快速处理完。” 金卓接着说,随后停顿了一下,目光瞥过今天才第一次过来“工作室”的沈建涛,“现在沈建涛加入,我们人力更充足了。” 他靠向椅背,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沈建涛坐在一旁:“呃,其实现在我在创达集团的事情没有以前那么多了,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个感觉。” 他开始皱着眉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迷茫。
小办公室里,尽管环境简陋,但工作的氛围却让这里变得有些生机。
“怎么说?” 金卓听闻,立刻坐直了身子,眼神中充满好奇,紧盯着沈建涛问道,“创达集团现在是不是也不行了,项目现在没几个,有也是依托别人。”
沈建涛轻轻摇了摇头,身体向后靠了靠,双手摊开,无奈地说道:“项目质量也不高,依我估摸,后面拿到我们江州院的项目,能走到合同的项目概率能有百分之二十,就很不错了。”
“百分之二十?夸张了吧,不说百分之八十,至少也要达到百分之六十啊。” 陈恒满脸疑惑地说道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创达集团其实受疫情和大环境的冲击也不小,只是集团规模大根基深,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问题才慢慢显现出来的。” 沈建涛耐心地解释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惋惜。
“这次戏曲中心的项目方案一和方案二都没选上,方案三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文本,听说这个项目差点就黄了,后来是市政府的一个领导看上方案三的概念了,这才能走到合同的。”沈建涛接着说着,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
金卓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这大环境的影响,真是谁都躲不过。咱们这个药厂项目,虽说是委托项目,目前没时间压力,但也得小心谨慎。”
陈恒也跟着附和:“是啊,有个委托项目确实不容易。”
“怎么说呢,创达集团的项目来源相对稳定,要是方案做得好,成功率肯定会提高。但要是真像你说的,合同签订率只有百分之二十,那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去做,实在不太划算。” 赵必佑一脸认真地分析道。
“就拿江州集团的项目来说,数量虽然较之以前少了,可总体来看成功率挺高的。” 赵必佑顿了顿,继续补充,“这说不定是因为江州集团提前筛选过项目,把那些不靠谱的都筛掉了。”
陈恒听后,立刻摇了摇头反驳道:“话是这么讲,可你说成功率高,之前江州集团和创达集团的项目咱们都做,现在因为行情不好,成功率都变低了。你想想,江州集团都多久没下发项目了?市场环境差的时候,再怎么筛选,项目难度还是摆在那儿。”
沈建涛点了点头,接过话茬:“没错,两个集团采取的策略不同。要是江州集团和创达集团一样,不管什么项目都去冲一冲,估计还是会有项目下发,只不过成功率也会低得够呛。盲目扩张,不考虑实际情况,最后可能得不偿失。”
“确实,江州集团选择稳健发展,进行业务转型,和创达集团全力往前冲的做法不一样。不同的策略,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金卓说道,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大家都若有所思,陷入了对当下市场形势和公司策略的深深思考中。
……
在逼仄的小办公室里忙活了一阵,私活小组的众人终于结束了今天手头事务,算是下班了 。
初春的街头,空气中还残留着些许寒意,路边的柳树已隐隐透出嫩绿的芽尖。
金卓和沈建涛并肩走在人行道上,轻柔的风不时拂过,撩动着他们的衣角。
金卓眼神中满是忧虑,侧头看向沈建涛,开口问道:“你说现在这种情况,怎么往前才是合理的?” 说着,他下意识地将双手插进外套口袋。
沈建涛脚步一顿,目光投向远方,那眼神深邃而凝重。他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反正做好准备吧,就目前我观察的形势来说,创达集团的项目能走到签合同这一步的会越来越少。” 他搓了搓手,接着道,“但是不代表没有项目来我们院。”
“这话什么意思?” 金卓满脸疑惑,停下脚步,身体转向沈建涛,眼神紧紧盯着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