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止,不过他们的神仙日子,皆是民众的负担。”
“大明光是分封亲藩都有八十多,延续至今,嗣祭未绝者亦有近三十,郡王更是以百千数,其下这些镇国将军,奉国将军等宗室更是数不胜数,庞大的宗室供养,也让百姓苦不堪言。”
“这个自然,老朱家的分封方式,上到朝中士大夫,下到贩夫走卒皆有怨言,只不过无人敢说罢了。”古阐应声道。
“所以大明若想中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宗室供养问题,其次才是财税,再次方是建军。”
两人一路闲聊,越说越远,李俊业无意间竟然把自已的想法也透露了出来。
两人又闲聊了一些,转过一个路口,忽然从角落里跳出一个人来,那人相貌清秀,身材修长,穿着褐衣,一副平民打扮模样。
“李将军你可走得好慢啊!在下已经等待多时了。”
李俊业猛一抬头,一时竟觉得眼生,又像是在哪里见过,古阐跃前一步,警惕地问道:“你是何人?”
“草民朱忠,奉我家主人之命,特来邀请李将军上茶楼一叙。”说罢那厮从怀中掏出了一块玉璧,在李俊业眼前晃了晃,李俊业识得,这是朱慈灼随身所带之物。
“烦请带路。”
确定这人无恶意,李俊业便跟在这人身后,七拐八拐的穿过了数条小巷,忽然眼前豁然开朗,前方那个高楼,就是他第一次和朱慈灼见面时议饷的茶楼。
李俊业拾阶而上,上了茶楼,只见里面空无一人,但房内素雅整洁,窗明几净,李俊业推窗而望,窗外红霞似火,飞鸟归巢,好一幅怡然自得的画面 。
“你家主人呢?”
等待许久,也不见朱慈灼身影,李俊业轻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