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起萧懿细细端看,确实能看出十弟的影子,浅棕的瞳仁丶蜷曲的头发和深轮廓,这是十弟仅有的血脉啊。
“孩子,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
杨玉柔在一旁默默观察,既然公爷和夫人认下阿宜,那事情就简单多了。她及时表明态度:“阿宜有公爷和夫人,妾也安下心来。若不是姊兄叮嘱,妾和夫君是打算留她在雅州的。阿宜明岁及笄,公爷和夫人恐怕又得费心。”
高氏的态度起初亲近许多,点头称是:“本是萧家女,吾等肯定尽心。”
她其实暗自发愁,不敢把话说满。女子的婚事是顶顶重要的,大多数小娘子在成年前就定下婚事。阿宜这个年岁才考虑算晚的,而且又是庶出旁支,估计不会太容易。
萧伯父则和萧懿详细聊起萧父萧母的事来,一问才知十弟半年前就离世,他想都没想,以为是杨家收留萧懿直至近期才送回长安。
萧懿知道,萧家其他小娘子可在食肆里进出好几回呢,以后一见准拆穿。所以她连忙使眼色给舅母请求支援,这点她们已经提前对过说辞。
杨玉柔见状出声:“公爷丶夫人有所不知,其实阿宜六月就跟管家到了京城,只是她人小胆怯又从未见过长安的亲人,担心给萧府添麻烦就在长兴坊寻屋住下,还自谋营生。唉,妾也是才知道这事,因此才赶来长安......”
萧伯父更心疼了,阿弟的宝贝心肝在长安漂泊半年还艰苦谋生:“傻孩子,吃了多少苦啊,某愧对你阿耶!”
高氏也暗自感叹,小娘子是个有主意的,真是了不得。
萧懿独自尴尬,误会,都是误会。她真的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凄惨,食肆还挺挣钱的......
当即萧伯父不想放萧懿走了,要留她住萧府。
“阿宜,既然你阿耶将你托付与我,我肯定得照顾周全。大伯母正收拾小院,你有什么需求尽管提。”
高氏有些措手不及,收拾院子哪里是半天就能妥当的?
“对,不用和伯母客套。但今日忙忙糟糟的,恐怕收拾不利落。”她又问萧伯父拿主意,“要不先和三娘挤一挤?”
“也行,刚好两姊妹熟络熟络。”萧伯父有问萧懿,“阿宜,如何?”
萧懿“......”当然有问题。不是和别人同住小院有问题,毕竟小院不可能只有一个房间;而是她的食肆,还没来得及经营调整啊!
杨玉柔看出萧懿的为难,“公爷丶夫人,妾有个不情之请。妾即将返蜀州,此去相隔千里,不能常见。因此,想留她同住两日,届时亲送她来公府,不知——”
“好!阿宜一事多亏杨夫人,如何不可?”萧伯父一口应下。
高氏也满意点头,刚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正好腾出手选院子,杨夫人果然通情理。
於是,萧懿和杨玉柔顺利地离开萧府。
“多亏有舅母!”萧懿抱着杨玉柔的胳膊不松手。
漂亮的小娘子撒娇谁能抵挡得住?杨玉柔掩嘴笑,“食肆的事你怎么打算呢?”
杨玉柔是外柔内刚的人,自有一套管家方法,对萧懿这样行事有条理的小娘子也不会过多限制。
“舅母,食肆会继续经营,只是——”萧懿肯定是不会放弃已经小有名气的食肆的,只是需要调整。
店肆一下缺少她丶孙媪和阿田三个人,也就少了财务丶饮品制作人和服务人员,萧懿想趁机把经营模式优化一下,补齐人力缺口。比如吴三和方大两人,前者厨艺比较全面,后者是不足支撑综合性餐厅经营的,但方大完全可以专门攻克烤鸭一项。
萧懿想把现在的有间食肆变成总店,由吴三主厨;又另外增设烤鸭专门店,让方大负责。以后甜品或奶茶专门店也可适时成立,如此,“有间食肆”的品牌扩张能兼顾质与量。
杨玉柔一听,暗叹萧懿有陶朱之才,“想法不错,需要舅母帮什么吗?”
“当然有,挑人识人还望舅母协助。”
舅母受家庭教育浸润,又实战十几年,比大公司的人力总监也不差,萧懿肯定得借力。她打算近几日寻牙人,把人补齐。对,她打算“买”人。
食肆要扩大,管理肯定更覆杂。吴三和方大,她也算朝夕相处,知道人的品性,但是以后可没办法用时间来检验店员。手中有卖身契,到底安心得多。
杨玉柔一口应下,让萧懿尽快盘算好用人要求。
萧懿一回长兴坊,便趴在桌案上写写算算。
孙媪和阿田当了一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