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端午
五月初五, 大江南北同庆端午。“端午”原先不叫“端午”,而是“端五”。但当朝圣人生诞在初五,因此为避讳改名“端午”。
古人认为, 五月是恶月, 初五又是本月中毒气最重的一天。估计是天气转热丶虫害渐多,人们习惯在端午熏艾叶预防时疫,又或者佩戴长命缕祈佑平安。
长命缕是由红丶黄丶蓝丶白丶黑五种颜色的丝线合并而成的缕索,因此也被称为五色缕,可以系於手臂或脖项,亦可悬挂於床帐处。
“李佑还需要长命缕吗, 他的名字就是最大的祝福吧。”
萧懿手指头牵扯着丝线, 乱中有序地编排手环,“还是给他编一个吧, 反正祝福不嫌多。”
多亏她小时候有编绳结的习惯, 摸索一会儿就完成了菱格纹和桃花结手环。小金珠和铜钱镶嵌在链绳之中, 辟邪丶可爱两不误。
“五姊, 这是给我的吗?”萧瑜垂涎於新鲜出世的五色缕, “编得真好看。”
萧懿从萧瑜手中拎走细绳,“哦, 不是。”
“不给我给谁呀?”萧瑜后知后觉, “唉, 别人见色忘义,五姊是见色忘妹。”
“没说错。”萧懿挑眉, 接纳评价。
萧懿活动久坐的筋骨,准备干正事。“好啦, 一起来包角黍,吃完去观竞舟。”
“五姊, 为何用苇叶?”萧瑜拎起翠绿椭圆的长叶。
本朝的粽子很简单,大多数用竹筒或菇叶裹糯米,煮熟后蘸蜂蜜吃,因此长安人算是绝对的甜派粽子拥护者。萧懿不信邪,必须试试咸口粽能不能征服萧府人的味蕾。
咸粽的代表——蛋黄肉粽,必须出战。她将洗净磨平边刺的芦苇叶对叠,手腕内翻形成锥形小洞,往里填满泡的发白的糯米丶略带肥油的酱肉和金太阳般的鸭蛋黄。最后盖上糯米,将苇叶围绕翻折,缠上绳线捆绑扎实。
萧瑜瞠目,期期艾艾地问,“五姊,豚肉也放进角黍吗?有些骇人。”
“试试,如果吃不惯,不是还有蜜枣的吗?”萧懿对她的反应早有准备,毕竟今早金娘子已经大惊失色过一次了,这估计就是甜粽派的执着。
“呜呜呜,太难了。”萧瑜捏紧苇叶,填满馅料后不知所措,“该怎么绑?”
眼见糯米从洞中漏出来,她胡乱绕圈捆扎。於是,一颗漏洞百出丶扁三角长相的怪粽躺平在盘中,在一众大小均匀的四角枕形粽面前“鹤立鸡群”。
“丑的你吃。”萧懿头也不擡地决定。
“我吃就我吃,反正味道是一样的。”萧瑜把无处安放的粽子挪到边角处。
阿叶和阿田在一旁偷笑,赶紧上前给萧瑜提供帮助,避免再来一颗奇形怪状粽。
为了将不同馅料的粽子区分,萧懿将蜜枣粽束成长条状,清水粽则扎成牛角形,总之口味齐全,包容各类人群的喜好。
翠绿的芦苇叶在沸水中煮涮变黄,叶子的清香和糯米的谷香随蒸汽层层扩散。
萧懿剪开一个蛋黄肉粽,剥开沾满黏腻的糯米汁和油脂的芦苇叶,将油亮紧实的一团倾倒到盘子中央。糯米早已染成酱色,隐约可见晶莹透明的肥肉。她用筷子将粽子从中间劈开,颤颤巍巍的酱肉几乎融化,金色的蛋黄粉粉沙沙,吸睛极了。
从小到大没见过如此独特的角黍,众人的眼眦明显扩大,被馅料冲击到。但味道如何,她们心里没底,不相信它能好吃,但又挡不住地好奇。
“女郎,味道如何?”阿田舔舔嘴唇,被酱肉勾引了神魄。
“五姊,好吃吗?”萧瑜仔细观察萧懿的神色。
“好吃。”萧懿神色平常,她吃了二十多年的粽子能不好吃嘛。
萧瑜小心翼翼地从盘子里分走一块米粽。豚肉软烂拉成丝,将周边的糯米染成酱色,油脂已被蒸煮逼出,糯叽叽的一口,丝毫不油腻,味道浓郁丶入口即化。
“居然不错!”萧瑜难以置信,从没想过角黍还有这般吃法。
“不难吃,但是我还是觉得,角黍应该沾蜜吃。”阿田砸吧嘴巴,选择坚持传统。
“蜜枣不错,甜滋滋的。”阿叶附和。
这些口味各异的粽子被送去萧府各院里,又引发大家的讨论,提前千年开始了咸甜粽子之争。只不过,在北方人的主场上,肉粽完败......
萧懿也不纠结结果,反正她吃得很满足。再来端午节嘛,食物并不是重点,官方带头的风俗活动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