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熟悉的烟火气扑面而来,林宇却觉得脚步有些发飘。·墈?书,屋¢小.说-枉¢ +唔¢错/内?容\
海底古墓里的光影还在眼前晃动,幽蓝的夜明珠、旋转的七星棺、古尸空洞的眼窝,还有那道在黑暗中指引方向的水流......
这一切都像场光怪陆离的梦,可掌心残留的珊瑚化石的凉意又在提醒他,那都是真的。
他靠在门框上,望着院里晒着的渔网发愣。
古墓里的惊险像潮水般涌来,又被家里的宁静轻轻抚平,这种劫后余生的恍惚感,让他心里五味杂陈。
此时的二妮还没从播报室回来,而母亲王玉芬则是带着两个孩子去了田里除草,还没回来。
“不能说,绝对不能说。”林宇对着墙角的老槐树喃喃自语。
二妮要是知道他在海底跟古尸拼命,非得哭着闹着让他再也不下海;娘更不用说,光是想想那些怪物,就能整夜睡不着觉。
他得把这段经历烂在肚子里才行。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晾衣绳的“啪嗒”声。
林宇走到石桌旁坐下,从怀里掏出那截珊瑚化石。
夕阳透过窗棂照在上面,灰白色的石质泛着温润的光,漩涡状的纹路在光影里仿佛活了过来,一圈圈向外扩散,像极了墓中暗河的水流。
林宇对着珊瑚化石琢磨了足有两个时辰,铅笔在纸上画满了歪歪扭扭的纹路,却怎么也看不出董浩龙说的“潮汐密码”。
他把化石翻过来掉过去地瞅,指尖都磨得发红,那些漩涡纹路依旧是冷冰冰的石头纹理,半点“密码”的影子都没有。
“该死,当时咋就忘了多问一句。,p^f′x·s¨s¨..c*o¨m?”林宇把珊瑚石往桌上一拍,懊恼地抓了抓头发。
董浩龙走的时候,他光顾着跟王大春念叨回家炖鸡,竟把这茬给漏了。现在手里攥着个宝贝,却像捧着块普通石头,心里别提多憋屈了。
“对了,师爷~!”
林宇盯着地上的光斑突然眼睛一亮。
师爷是村里最老的赶海人了,藏着一肚子关于海洋的老门道,说不定他能看出这珊瑚的门道。
林宇揣起化石就往村东头跑,师爷的茅草屋在海边的老槐树下,远远就能看见屋顶飘着的炊烟。他推开虚掩的木门时,师爷正坐在院里的竹椅上,就着夕阳编渔网,银丝般的胡子在风中轻轻飘动。
“师爷!”林宇喘着气把珊瑚化石递过去,“您帮我瞅瞅这东西,据说藏着看潮汐的法子,我咋看都看不明白。”
老爷子放下手里的拐棍,接过化石眯起眼端详。
他枯瘦的手指在纹路上来回摩挲,时而点头,时而皱眉,嘴里还念念有词,像是在跟石头对话。林宇在旁边急得直搓手,却不敢出声打断。
过了约莫一袋烟的功夫,师爷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老树皮般的粗糙:“这还真不是普通的珊瑚,你从哪儿弄的?”
“哎呦,师爷,你就别管我从哪儿弄的了,你快说说这珊瑚怎么能看出潮汐变化?”
“瞅你那着急的样”师爷敲了敲他的脑袋,指着化石中心的圆点,“这叫‘海眼’,对准月亮升起的方向,纹路的阴影会跟着潮汐转。你看这圈最细的纹,当阴影爬到这儿时,就是‘子丑潮’,鱼群会往浅滩游;爬到最外圈,就是‘申酉潮’,该收网回家了。¨c?n_x.i!u?b¨a¢o+.\n¨e!t.”
“你小子运气还真是好,这可是个宝贝,咱鱼人家谁要是得了这个,就可以利用潮汐变化去捕鱼,没有空网的时候。”
老人又指着纹路的疏密处:“你看,这密的地方是急流,撒网得顺流走;疏的地方是缓水,藏着石斑鱼的窝。当年我师父带着我出海,靠的就是块类似的骨头片,比官府的潮汐表还准。”
林宇听得眼睛发直,赶紧掏出纸笔按师爷说的记下来。
夕阳的金光落在化石上,那些漩涡纹路仿佛真的活了过来,一圈圈转动着,像在演示潮水的涨落。
“这是老祖宗看海的法子。”师爷把化石还给林宇,眼神里带着感慨,“现在有了天气预报,这些老门道没人学了。可真到了海上迷了路,还得靠这些石头说话。”
林宇握紧化石,只觉得掌心沉甸甸的。
原来这不起眼的石头里,藏着的是祖祖辈辈与海共生的智慧。
师爷说的没错。
现在虽然有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