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回答说:“因为这是一劳永逸的法子,前面用大量平整的木板才是劳民伤财啊。”
荀澜点点头,叮嘱徐晃:“那便起一座烘焙房。”又对中年男子说:“你记得做好对比,使用烘焙房前后的时间丶纸张的质量都要记录下来。”
“是,主公放心,晃记下了。”
徐晃朝徐庶笑了一下,做了口型:看吧,主公思路跳脱,但行事踏实。
徐庶莞尔一笑,点了点头。徐晃是看出来他未尽全力,所以不停地将太守的优点强调给自己。
中年男子也忙忙答应了,待荀澜往抄纸处走后,怀疑地问:“这个清俊的小公子是谁啊,莫非是咱们东家?”
“什么东家,那是咱们的荀太守!”旁边的人打了一下他的脑袋:“你真是糊涂啊,没听到徐从事刚才称呼他为主公吗!”
中年男子惊呼了一声:“太守竟然来看我们造纸?”
荀澜对抄纸也不满意,看过古法造纸纪录片的他,觉得东汉末年造纸的效率太低下了,许多工具都没有用到。
他把人召集过来,命人取来纸笔,现场画出来了一副竹帘捞纸图。也就是造出来帘床,在上面用可以移动的竹帘来捞纸的图。
众人见他画得栩栩如生,且三言两语就讲清楚了怎么做,不由心生敬佩。
这个竹帘也容易做,造纸厂也有会木工活的,看了图样立即主动请缨。
“不错,能够主动解决问题的,都是好的。”荀澜不仅口头表扬,也带了一些果蔬过来,当场就奖赏给了两人。
当然,现场几乎见者有份。在众人惊讶感动的视线中荀澜发表了一通慰问,核心传递了一个思想:
大家的努力我看在眼里了,请继续好好干,干得好了有奖励,以后大家的待遇会提高的。
此外他还特意说:“造纸厂里不允许有欺凌的恶意行为,更不许长官肆意辱骂丶打人。若是有人受委屈了,尽管来太守府前敲鼓伸冤,本府一定会为你们做主的。”
从来没有感受到官员温暖的百姓觉得难以置信,一时间都没消化过来,楞在了院子里。
荀澜朝徐晃使了个眼色,徐晃连忙说:“来,感谢荀太守特意来看望大家。”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抱着分到的果蔬纷纷向荀澜行礼。
徐晃道:“大家继续忙活,我护送太守离开。”
他们转身离开后,纸坊里炸开了锅。
“太守好年轻,好近人啊,他刚才含笑看我了,真是个好人啊!”
“太守居然还懂造纸?还能画出这么厉害的画?”
“我不懂官员那一套,但有了果子,我们家孩子今晚上有口福喽!”
徐庶自诩天下第一等的聪明人,却看不明白使君为何特地命人采购果蔬运过来,而不是直接用赏钱。又为何费心费力地和庶民丶甚至还有奴隶说话。若要爱民的名声,其实也很简单……
徐晃耳力好,将远远传过来的声音和荀澜一一说了。
徐庶见其面无得色,反而轻叹了一句:“没有人看得到他们,所以这一点关注便让他们欣喜若狂了。”
“主公……”徐晃一时不知道怎么接。
荀澜笑了笑:“我瞎感慨的,别在意。”
徐庶建议说:“主公,若是哀民生之多艰,不妨在府前施粥。”
荀澜问:“阳翟流民多么?”
徐庶回道:“比起其他郡县自然是少很多,但每日也有不少人找不到活干,忍饥挨饿。”
谁料荀澜答道:“施粥固然能解一时之忧,但若要大量的人吃饱穿暖,还是得给他们创造劳动的机会,这件事容我再想想吧。”
徐庶怔了一下,没想到他想得这么深远。
他们纵马出城,一直跑出去了十馀里,到了一个小小的村庄——梅花庄。
荀澜今天要来看的是煤田的开采。刚来阳翟的时候他就兑换了一个煤炭检测器,让寒玦拿着检测器在阳翟转了一圈,只有此处给出信号最强,也就意味着此处的煤炭埋得最浅丶储量最大。
只是连续让人挖了这些天一直都没有动静。荀澜便亲自拿着仪器再来查看一番,方才觉得安心。
调来挖煤的是郡里的一千正卒,正热火朝天地开干,只是面部表情麻木,还带着一丝怨念。他们挥舞锄头的锋利度,一看就有些钝了。
荀澜想到自己的背囊里的锄头,摇了摇头。
“公明,”荀澜想了想:“你让所有人聚集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