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在城墙上的太阳能大喇叭, 尽忠尽守地播放着荀澜录的《三字经》,循环播放了整整一个上午。
法正的父亲法衍找来的时候,远远地就听到了一道温润的男声。
他掀开了马车的帘子, 心下暗暗纳罕:“听声音并非是拼尽全力的呐喊, 为什么能从这么远的地方传过来?”
随着马车继续向阳翟城门前进,这声音更清楚了。细细听来,居然是念书的声音。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法衍听到了几句极具有深意的话, 赞同地点点头。没错, 人从小就要学会区分善恶, 好好教育,否则善良的本性也会变坏。
他听那温润的男声继续道:“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 师之惰。”
虽然说的是做人的道理,却十分浅显易懂。比如严师出高徒丶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
他发现车夫也跟着这道声音念了起来:“玉不琢, 不成器。人不学, 不知义。”从来没有念过书的车夫随着这道声音摇头晃脑地跟着念,显然听得十分入神。
沈浸在其中的, 远不止车夫一人。
阳翟县的百姓,都站在城墙附近,听会说话的“法器”呢。一开始大家觉得好奇和敬畏,没注重内容。后来听了一会儿, 发现法器里面传出来的声音竟然是在念经。
这经文都是三个字的, 不仅朗朗上口, 还通俗易懂。
但细细咀嚼起来,蕴含着大道理。
这些百姓都没读过什么书,第一次接触这种启蒙教材,都觉得新鲜而有趣。大家一边听着,一边互相交流。即使大喇叭已经播了整整一上午了,下面围着的人还是有增无减。不少人奔走相告,让亲朋好友也来长见识。
荀澜录制的时候也在每句后面留了适度的空白,容人跟着诵读。
机灵的人家,都回去把小孩儿带了出来,让他们学习“天神”传授的知识。
没错,在普通的百姓眼里,喇叭里面就是住了个神仙!
古代百姓哪懂得太阳能丶电能丶声音传输,他们看到理解不了的东西,要么打为妖孽,要么理解为神仙手段。这光明正大由太守府的从事拿出来并悬挂在城门正中央的,能是妖邪么?
妖邪肯定会被正午的阳光和充足的人气给镇住的。所以必定是神仙手段啊!
那个红色的大法器里面,就藏着一个能把自己身体变小的神仙,教导他们仁丶义丶诚丶敬丶孝的大道理呢!
一如既往地,荀澜投放了水军。
水军是不能少的,毕竟第一站出来引导舆论的人至关重要,万一走偏了就事倍功半了。
这时候,水军还在卖力吆喝着:“听说这是太守的师兄,太守特意将他从蓬莱请来,教化我们老百姓的!”
很多人都在询问:“这老神仙叫什么名字啊?咱们怎么称呼他?”
“听说是王道长,法号是应麟法师。”王应麟,这是另一个时空里在千年后出生的惊才绝艳的人物,《三字经》就是他撰写的。
这喇叭轰动了阳翟的百姓,无数的人扶老携幼,都来顶礼膜拜王道长。连世家贵族,都忍不住乘坐着马车出门观看。
即使是社会顶层的世家贵族,也无法理解现代的科技手段,其惊讶程度和百姓无异。阳翟郭氏丶赵氏等家族亲眼见了这等手段,不由心虚了起来:
他们一直编排太守,对方会不会早就知道地一清二楚?
太守有这般的本领,之前却按兵不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他们并不相信太守仁心,不与人计较。既然选择了做官,还雷厉风行地罢免和提拔官员,这太守怎么会是推崇拱手无为的仁心道士?世家贵族越发看不懂荀澜,寻思着找个机会试探一下。
这厢法衍让车夫吆喝出一条路来,方才进入了阳翟城中。见城中人摩肩擦踵,除了大量仰望着城墙诵读三字经书的人,还有许多人挤挤挨挨在一处店铺前。
法衍吩咐说:“那是什么?你过去看看。”
车夫哭丧着脸:“主家,您的吩咐仆义不容辞。但您看他们围地比城墙还要密,怕是您要在此多候些时辰了。”
法衍从来就不缺钱,掏了掏袖子,抓出来了一把铜钱:“用这个开路。”
车夫精神一振:“好嘞!”
过了一会儿,车夫满头大汗地回来了:“主家,前面是在卖好东西!”
法衍奇道:“什么好东西,能让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