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三国]主公有人才收集牛逼症 > 第68章

第68章

一查系统, 华佗的表字,可不就是元化么?

荀澜迫切地拉着寒玦问:“在哪家医馆?我们去看看。”

那可是华佗啊!传说中的神医……

失传的《青囊经》以及后世无人能配出来的麻沸散,无论是哪个, 拿出来都足以引起医学的震荡。

华佗还会做手术,开肠破肚之后将人的伤口缝合,在这个没有消毒液和止血剂的年代, 荀澜都无法想象他是怎么做到的。华佗的医术,实在是太超前时代了。

他拉着寒玦激动地往华佗所在的医馆赶去,唯恐迟了一秒,就失去了这位神医。

一路兴奋地嘀咕着:“麻沸散麻沸散!”

寒玦鲜少见荀澜这么激动过, 奇道:“麻沸散可以解去人的苦痛,但并无疗伤之效, 难道还有什么大用?”

“因为有了麻沸散大家就不会害怕做手术了啊!”如果不是麻沸散失传, 华佗被曹操杀了,连一部《青囊经》都没法给后人留下, 中国的医术早就进步了。

荀澜痛心疾首:到了现代,中医都被打成骗子了。虽然他知道这和华佗其实没有什么关联,但若是将华佗的技术保留下来, 后代加以不断改进, 在后面的千年内, 手术能救成千上万的人。

念及此, 斩钉截铁地说:“麻沸散可是时代的进步!无论如何,我们都得把这个配方给留下来。”

古代的医术都是秘而不宣的,郎中大夫都担忧教会徒弟丶饿死师父。在谨慎挑选之后, 才会教给传人, 还讲究留一手, 在去世前才将毕生所学凝结成笔记传给徒弟或者后人。这种师承家传的特点, 使得许多良药秘方失传。有的即使得到了笔记,许多内容也参透不了,浪费了前人的探索。

正是考虑到这些,荀澜才开始办连锁的医馆,大夫的绩效工资和医馆的业绩挂钩,只有医馆做得好丶做得大,他们的待遇才能源源不断地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有积极性多带徒弟,提升医馆容纳病人的能力。

阳翟连锁医馆本来就是荀澜所办。豫州医馆这块是寒玦分管,他也来这家店巡查过。不用出示腰牌,掌柜的擡头一看到是他,立即笑容满满地从柜台后面出来,恭恭敬敬地迎接。

“今日并非来督查,不用拿账本,”见掌柜诚惶诚恐,寒玦淡淡地道:“大夫呢?”

掌柜拘束地说:“回从事的话,化医师还在给人接生,王医师在坐诊,还有一位赵医师,今日轮休,在后院里看医书。”

“不要打扰他们,我们在门外等一下化医师。”荀澜吩咐说:“你去忙吧,不用管我们。”

这间医馆也是荀澜的诊金之一——富户的庄子改造的,所以特别宽敞。

“我还是第一次进来里面,正好看看是否需要改进。”屋子的改造设计图是荀澜提供的,基本上医馆连锁店的户型都一样,只是大小不一样罢了。

“这算得上最大的一家医馆了。”寒玦因为负责分管,颍川各地的医馆都巡查过一次,所以非常熟悉。

荀澜因为平时太忙,还没腾出时间来这边看过。两人在里面转悠了一圈,医馆该有的功能区都按照设计之初的理念运转着。

前院被改成了候诊处,是病患们排队等候的地方。因为此处比较宽敞,所以还提供了几十张胡凳。

挤不到胡凳的,只能拜托夥计将旁边的草席拿过来,席地而坐。医馆的学徒和夥计也都有统一的服装,分别是靛蓝色和墨绿色的上下装麻衣,都是荀澜考虑到行动轻便而让人统一制作的。

前屋是医师坐诊的地方,只开放一个窗口,坐诊时间分为上午和下午,中午休息,由三位大夫轮流来,除了上元节和除夕的几天,医馆全年都不关门。

荀澜他们在一旁看王医师给病人把脉开方。他脖子前挂着一个轻薄的铁片,上面刻着医馆的名字和他的名字及编号。身上穿着医馆正式医师统一的服装——水墨色的上衣和下裤,背后绣着医师二字,旁边依旧用黑线绣着编号——颍川阳翟03号王览。

医馆使用的纸张是普通的黄麻纸,荀澜远远看着,方子上的字一个都不认识。

不由感慨:果然不论是哪个年代,医者写的方子都如同天书啊。

王医师旁边竖着一个牌子——“州牧义诊”,也就是说看诊和开方都是不收费的。百姓拿了方子可以自行去药房抓药和煎药。

官不与民争利,药铺是依照掌柜祖辈传下来的渠道和口碑在做生意,所以荀澜没怎么涉足。

如果病得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