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秦府。
入夜,秦府内依旧灯火通明。
此刻,张骏正与秦会一道品茗。
自打秦会成为文臣之首,反倒是和张骏这位枢密使交流颇多。
当然。
张骏大晚上不在家抱着小妾入睡,跑到秦会府上找他喝茶。
自然是有要事找他相商。
两人闲聊一阵后。
张骏放下手中茶盏,沉声开口:
“秦相,我欲将狄龙手中兵权拿回,您意向如何?”
秦会拿着茶杯的手抖了一下。
神色凝重的看向张骏。
“为何?”
“你可知眼下汴京安危,都系在狄龙和他麾下大军手中?”
“稍有不慎,我们手中这一万士卒,可守不住汴京。”
眼下汴京能用的,只有新招的一万士卒。
金军真打到汴京城下,一万士卒连守城都不够。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汴京作为大宋都城,规模宏大。
全城四段城墙,长七公里,宽六公里。
想要绕城一周,便是二十六公里。
平均下来,按三米一个士卒驻守来算,才能堪堪站满。
至于战时防御和士卒轮换,那是想都不用想。
若金军只攻一面城墙还好。
若选择四面合围。
这一万人,连组织一波防守都不好安排。
张骏长叹一口气道:“秦相,我便是为守住汴京,才要夺取狄龙兵权。”
“狄龙先前与金军交战的战报,想必您也看过了!”
说实话,张骏也没想到。
金军这八年来,连每年的必有项目‘南下打草谷’都暂停了。
本以为金军的武备早已荒废。
谁料,双方一交战,金军的战斗力不减当年。
说真的,以目前的形势。
他都觉得,大宋可能扛不住了。
在他心中,燕赵不过小疾,小打小闹占点地盘。
对地大物博的大宋来说,算不得什么问题。
金国和齐国,那才是要命的重症。
两国加起来,差不多划走了大宋的半壁江山。
金国强,他认了。
但齐国这波浑水摸鱼。
他是真的没绷住。
让他跟吃了苍蝇一般恶心。
偏偏有金国挡着,他还对齐国毫无办法。
秦会闻言,也默不作声,只是默默喝茶。
狄龙那一战的战报他看了,的确打的丑陋。
宋军还是以逸待劳的状态。
结果被人打出八千比两万的战损。
金军骑兵实力是要强于宋军。
大宋的武器铠甲等装备,可比金军要好多了。
北方军团常备十万战马,足以组建五万骑兵。
这个世界地大物博,各国都有养马地,骑兵并不算稀奇。
当然,中原肯定无法和北方游牧比。
中原国家的骑兵与步兵比例,基本在三七开。
游牧国家不同,纵使发展出步兵。
骑兵和步兵比例,也维持在八二开以上。
正如现在金国,全国共有八十万兵力。
虽说陈逍于八年前,将金国打崩。
但游牧特性是全民皆兵,男性都是征兵预备役。
纵使分裂出清国,金国还是将士卒补充到八十万。
其中便有十五万步军,且全在完颜无敌手中。
至于为何会如此?
金国除了南面的宋齐外。
另外两个邻国,是辽国和清国。
都是游牧国家!
总不能用步兵,去追人家骑兵吧!
游牧的步兵都是放在最南方守城,抵御中原王朝之用。
张骏眉头紧皱,继续向秦会解释。
“大名城虽是汴京北方重城,终究不如汴京城高河深。”
“若狄龙被金军击败,金军直奔汴京而来。那时我们这一万人拿什么守。”
“既如此,不如将十万大军带回汴京驻防。”
“留下狄龙带着两万多人,在大名城消耗金军兵力。”
张骏说完,便端起茶水,等待秦会的回复。
秦会抚须沉思。
张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