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抿唇,干脆说,“我想分家。”
她心里何尝不知自己是有些无理取闹,四房没有占这个家里一点便宜。
只是一个屋檐下,天天不自觉的对比自己和四弟妹,她心态失衡。
她说完甚至松了一口气。
她就是想分家,分家后她不用盯着四弟妹的碗,不会天天心里嫉妒自己过得不如四弟妹,关起门来自己过自己的日子。
让她调整调整失衡的心态。
最先反对的不是老两口,而是一直沉默寡言的杨海,“父母在,不分家,二弟妹,这话以后别说了。”
金梅看看丈夫,虽然她也很想分家,但她是不会开口的。
而且没分家四弟总会在家里漏点东西,她们家一儿一女,单过怕是没这么舒坦,现在还能天天吃上肉呢。
杨志国看看大儿子二儿子,又看看小儿子,然后感叹,“你们都成家了,这个家也可以分了。”
他声音不大,但所有人都听得清楚,“春耕结束后就分家。”
听了这话,石凤玉也不闹了,默默去捡起刚刚生气洒了一地的柴火。
杨海和杨山还有些懵,杨海想劝,杨志国却径直回房了。
杨川知道他爸应该不太好受,但他还是忍不住心里有了一阵喜意。
杨海被金梅拉着回了房,杨山跟石凤玉一起捡柴火。
姜悬珠瞥见杨川眉宇间的开心,无语,“你真是孝死了。”
杨川没听懂,乐呵呵小声说,“以后咱们自己过,可比现在舒服。”
每天被人盯着也很烦的。
姜悬珠闻言,也期待起了分家。
春耕结束后,杨志国就分了家。
杨家的家底挺厚的,主要是杨河牺牲后的烈士补贴,有两千多块钱。
宋英燕把家里的锅碗瓢盆都分了,一个桌一个腿的都没落下,杨志国则负责分钱。
所有东西都是分成四份,老两口没有跟任何一房,只说现在还能干,等干不动了再说。
等干不动了,每房每年给三十斤粮食,糙米细米各一份,再给五块钱孝敬就行了。
杨川被分了五百多块,这钱转眼就进了姜悬珠的袋子。
其他的零零散散杨川也没有拒绝。
虽然他已经准备重新买一套碗了,也没有假大方的不要。
到时候放爸妈房里用。
石凤玉也没有闹,她就想分家,家里的钱也都是平均分,没有谁拿大头,她接受得很平静。
一向性格好的金梅倒是突兀的问了一句,“爸妈,你们不跟着我们家吗?”
这时候大部分都是长子负责养老。
石凤玉闻言看了一眼大嫂,到底是尽孝,还是图老两口那一份东西呢。
杨志国和宋英燕直接拒绝,他们老早就想好了,谁也不跟。
姜悬珠回了房,没忍住笑了出来,戏谑的问杨川,“这就是你说的好相处的嫂子?”
杨川被她羞得脸红,以前两个嫂子不闹,特别是金梅,一副好脾气的样子,现在好像都露出了一点小心思。
姜悬珠打趣一句,也没多管,反正自己那份已经拿到手。
分家之后,杨川本来想搬出去,重新起个房子。
但家里就两个人,要是在别处,悬珠一个人在家时不安全。
思来想去,他还是没有换房子,现在到房子挨着爸妈,又挨着两个哥哥,周围都是亲人,这样安全。
不过他还是在房子后头围了个墙,这下子空间一下增大,活动起来也宽敞许多。
分家没多久,杨川就要出门了。
他跟悬珠说了实话,他之前卖猎物的下手找他合伙干事,说是去安省买一批东西回来倒卖,经手利润丰厚。
杨川确实有了赚钱的念头,思考后,还是想去。
他本来想听听姜悬珠的意见。
不过姜悬珠可不为别人的决定买单,直言,爱去去不去拉到,有事别问我。
杨川自己冥思苦想,还是打算去走一遭。
他总觉得,现在的局势会慢慢变的。
杨川要出远门,这一出估计得有一个多月,他最操心的就是姜悬珠的吃食。
这时候有事他最先想到的是他妈。
他不知道跟宋英燕说了什么,说得她脸都黑了,抄起扫帚打他时杨川眼疾手快的遛了。
杨川没有跟父母说实情,只说去看望战友,从杨志国那里开了证明,天不亮就出发了。
然后,姜悬珠开启了和公公婆婆一起生活的日子。
宋英燕一大早,脸就黑的不行,一边往锅里下蛋,一边嘴还不停,
“真是,一个个生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