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他还悄然无声地在四周收集起那些干枯的树木与杂草。
原来,这是张凤祥近两日才偶然间察觉到的一个惊人秘密——发现了一种超乎寻常的能力,可以轻而易举地将百米之外的物品直接收纳进入自已的特殊空间之中。在此之前长达一个半月的时光里,由于每次行动所面临的局势都异常紧张,且需要频繁使用空间来存放各类物资,同时每完成一次任务之后,当时身体都会感到极度疲惫不堪,因此他始终未能察觉到自身这项神奇的变化。
直至此次出行,一方面是因为前往乌兰巴托的路途颇为遥远漫长,途中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二舅所制定的计划特别重要,不容有丝毫闪失。为了不让自已内心过于焦躁不安,张凤祥便想到通过运用空间来收放物品这种方式,以舒缓情绪、稳定心神。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在不经意间察觉到,伴随着自身反复地收取和放置物品,这一动作所能够覆盖的距离竟然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拉长。就在两天之前,他所能操控的范围还仅仅局限于七十多米之外的物品,但通过这两日坚持不懈的练习,现如今他已然可以在百米之遥轻松自如地完成物品的收放操作。尽管储物空间的实际面积并未有所扩张,然而收放距离的延长无疑具有重大意义——这意味着日后在收集物品时,再也无需特意凑近目标位置了。
与此同时,位于延州的相关部门在接收到张凤祥传来的电报后,对此事给予了高度关注。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内部紧急商讨,最终做出决策:派遣薄书丛等一行人即刻动身赶赴晋蒙察地区,并与贺文常、郑勤以及萧克忠等人共同组成专门的接待团队。此次行动的唯一宗旨便是要全力以赴确保将张凤祥的此次行程安排得妥妥当当,让其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料。
第二天午后大约三点钟的时候,张凤祥带领着赵虎等人抵达了位于外蒙古乌兰巴托以东约莫十公里处的一座蒙古包。
在这里,负责对外蒙古展开侦察工作的陈阿满早已恭候多时。见到张凤祥、赵虎一行人的到来,陈阿满赶忙迎上前去,向他们详细汇报起第三团第三营针对外蒙古苏蒙军团的最新情报及相关情况。
通过陈阿满营长详细地介绍,张凤祥这才清楚地了解到,眼前所谓的“苏蒙军团”,实际上不过是北苏为了防御小鬼子侵略者而在外蒙古招募当地人所组建起来的一支部队罢了。虽说名义上是外蒙人组成的军队,但其中的军官以及各类先进的武器装备等等关键要素,无一不是由北方苏联方面予以控制的。
不仅如此,现今的外蒙对于国民政府可谓是充满了深深的敌意与仇视情绪,特别是以乔巴山为首的那些亲近北苏的派别势力,对待国府的人员更是毫不留情,甚至会残忍地下狠手杀害他们。
当话题最终转到关于苏蒙军团仓库具体位置的时候,陈阿满神情严肃地开口说道:“苏蒙军团的仓库所在之处,恰好处于其部队驻扎营地的正中央核心地带。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这些外蒙人士兵还是来自北苏的军人,他们都存在着一个共同且致命的毛病——极度沉溺于酗酒之中。每当夜幕降临、天色完全变黑之后,这群士兵们便纷纷开始纵情畅饮美酒佳酿。
经过我们长时间细致入微的侦察观察发现,一旦时间推移至凌晨时分过后,整个营地内几乎看不到有任何士兵还在执行巡逻任务。这种情况尤其在进入每年的十二月以后,表现得愈发显著和突出。”
听到此处,张凤祥不禁皱起眉头追问道:“那么请问,这个地方究竟部署了大约多少数量的部队呢?”
陈阿满稍作思索后回答道:“据目前掌握的确切情报来看,这支苏蒙军团总共约有八万之众。”听闻此言,张凤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并接着说道:“照你刚才所讲述的这般情形来推断分析,难道说你是打算选择在过了凌晨之后再展开行动吗?”
陈阿满挺直身躯,目光坚定地回答道:“是的,司令,经过深思熟虑,我计划明日正式展开行动!”
站在一旁的张凤祥微微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为何要选在明日呢?今日难道不行吗?”
陈阿满连忙解释道:“司令,您和诸位战友一路奔波,已经连续赶了好几日的路程,实在辛苦。所以我想让大家先好好休息一天,养精蓄锐,以最佳状态投入到接下来的任务当中去。”
然而,张凤祥却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不需要休息!作为特战队员,这点劳累算得了什么?这是我们必须要克服的困难!”
听到司令如此坚决的话语,陈阿满心中一震,但他很快反应过来,试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