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儿看得顺眼些,自然就要她了。
这时袁府的人也来了,在门外唱催妆诗的是一名酸溜溜的文士,装腔作势惹来一众家仆嘻嘻哈哈的嘲笑。
众人都想看看新郎的模样,然而新郎却没到,袁家的人说是新郎官在家中等候新嫁娘。新郎都没能亲自上门迎娶新娘子,难免扫了新娘家的面子,还惹来众人的纷纷议论。
刘氏一旁看着就幸灾乐祸,她自己没能拿晚秋怎么样,但却自有人替自己出了口恶气。
贾楚灵则暗地庆幸今日嫁的人不是她。
韩氏心里头甚为不悦,晚秋却安慰母亲道:“女儿这是明媒正娶去的宰相府,不怕人轻视了来的!”
看着铺天盖地的张灯结彩,喜庆热闹,也显见贾富贵对这门婚事下足了力气,韩氏觉得女儿比自己嫁得风光,心里也终於好受点。
在大厅上拜别了父母,晚秋特意在刘氏面前尽行一礼,语气温柔,却目带深意地轻声说道:“我虽说嫁去了袁府,然同居一城之中,我还是会常常回家看望大娘的。”言下之意就是,你不要趁我不在就欺负我娘亲,我是时时都会留意的。
刘氏一怔,被晚秋言语胁迫,惹得她的怒火差点就升腾而起。但一看到晚秋那凌厉的眼神,想到自己尚有把柄在晚秋手中:如若晚秋一个不乐意,随时是会爆出她代嫁之事,那就前功尽毁了。不得已,只得咬牙忍气,强持着皮笑肉不笑的脸。
随后,晚秋身着华丽的钗钿礼服,在香儿的搀扶下,欲登彩辇。
此时韩氏看着唯一相守十几年的女儿就要与自己分开,终於忍不住热泪盈眶。
贾富贵拉着韩氏的手,柔情款款,轻言抚慰。
刘氏看在眼里真是又酸又疼,又不能发火,恨恨地只得转过头去眼不见为净。
长安街上,正如本书开头的一幕,喜庆的锣鼓声不断,那丈二的红地毯一直从贾家铺到袁府门前,沿途还隔三五步即有一名家丁站守路旁。贾家财大气粗由此可见一斑。
热闹的景象惹得城中百姓人人争相围观,熙熙攘攘,盛况空前。
贾府的送亲队伍绵延几道街口,长长的披红挂锻的队列充分彰显着贾家嫁妆的丰厚,让沿途的百姓惊叹羡慕不已。
路旁一个看热闹的九龄童探着脑袋张望了半天,擡头懵懂地问他的母亲:“怎么不见新郎官坐高头大马呀?”
他母亲呛了他一眼:“小孩儿家不要多嘴!”
然而无忌的童言还是引来了周围一小群人的窃笑:袁家三公子臭名昭着,如今新娘子就要入门了,却还不见新郎官,只怕新郎官又不知跑哪儿风流去咯。贾家再有钱又怎么样?富贵的二小姐要倒霉了!
送亲队伍经过门楣高大的“倚红楼”时,楼上一个窗户内有一个二十出头的男子悄然向外探看,一双剑眉微蹙,眼中暗藏一丝冷意。他正若有所思地望着楼下锣鼓喧天的婚庆队伍,身后突然响起一个轻柔的声音:
“今天真是一个热闹的日子!三公子,不用回家看看吗?”
男子闻声立即将视线从窗外收回,扭头看了看身后装扮艳丽的女子,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淡然一笑:“这是袁家要娶新人,关我什么事?”
艳装女子眼中隐藏着一丝忧郁,脸上却是笑意盈然。她不再言语,只静静地端起一杯香醇的美酒递到男子面前。
男子随手关上了窗子,回首端过酒杯对着女子轻轻一笑,仰头一饮而尽杯中酒。
……
第十三节 袁家的隐忧
更新时间2013-9-16 15:50:48 字数:2539
袁府中早已是人声鼎沸,家仆们忙进忙出,不停地应付着各种婚礼事宜。管家带着几个衣着体面的下人在门前迎接着各路贺客,逢人都陪上十二分的笑脸,半日下来,脸上的肌肉都快抽了。
而内府里,却有一部分人正又慌又乱。陆续有下人来回袁家大夫人钱氏:
“城外不见三公子!”
“城东也找不到三公子!”
“奴婢也找不到!”
钱氏急得团团转,忍不住斥责堂下众奴仆:“都叫你们这几日看好三公子,为什么今日还是让他跑出去了?如果拜堂前还找不到正儿,你们都不要回来了!”
钱氏又急又恼地坐到椅子上,她身后的贴身丫鬟宝珠立即端上一杯温热的茶水。钱氏心情烦闷地拒绝了,口中对宝珠说道:“正儿也是的,这样的日子,还要跑去哪里?他若再不回来,让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