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先生。”
“你说了算。”
reese神态轻松地伸了个懒腰。
“对了,finch,你有兴趣担任这个新时代的哈里·谢顿吗?”
fin.
注1:root在poi原剧中的真名是samantha groves,昵称sam。
注2:国家解体战争(national dismantlement war)是《装甲核心》系列中的一个事件,即军事寡头企业为了控制世界而利用armored core摧毁当时所有国家的那场战争。我在此借用了这个概念。
注3:“党同伐异”这个观点我是引用自黑白默片时代的电影大师大卫·格里菲斯(david griffith,1875 - 1948)於1916年公映的电影《党同伐异》(intolerance)。我个人认为,《党同伐异》是世界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甚至在《云图》的剪辑手法里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对了,就连臭名昭着的“最后一分钟营救”这个老梗也是格里菲斯发明的……
注4:“战争的的根本目的是利益”有两个出处: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1781 - 1831)在他的杰作《战争论》中提出,战争是政治以另一种手段的延续,而政治手段则为经济目的服务;此外,19世纪的英国首相亨利·坦普尔,第三代帕麦斯顿子爵(henry john temple,3rd viscount palmerston,或译为“巴麦尊子爵”,1784 - 1865)也说过:“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a country does not have permanent friends, only permanent interests.)
注5:michael emerson生於1954年9月7日,jim caviezel生於1968年9月26日,所以他们俩确实是正好相差14岁(尼玛这年龄差好虐)。在poi原剧完全不打算透露两位男主角的基本信息的情况下,我只好用演员梗了。
注6:fusco的祷告改编自《圣经·诗篇》的第九篇。我把原文的“耶和华”换成了“机械神”。
注7:哈里·谢顿(hari seldon)是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 - 1992)作品《基地》系列的核心人物,他运用心理史学的知识预言了银河帝国的灭亡,并以编纂《银河百科全书》作为掩护开始“谢顿计划”,以求缩短银河帝国崩溃后的人类文明衰败期。
————————————————我是分界线————————————————
node #802701
a-side
codename:einstein's light beam
01:22:00 a.m.
09-06,2070 a.d.
manhattan
new york city
harold finch端着一杯煎绿茶站在街边。初秋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映照在柏油马路的地面上,留下了一个个形状各异的明亮光斑。
小个子男人擡起左腕看了一眼手表。
2070年9月6日下午1点22分。
站在finch脚边的马里努阿犬bear忽然用头蹭了蹭他的裤腿。finch低下头看着温驯的狗狗,小声说道:“带我去找他。”
bear欢快地摇着尾巴,拖着牵引绳往前一路小跑起来了。路上来往的行人没有一个对这名身穿高级定制三件套丶一手端着外卖纸杯一手牵狗的戴眼镜的中年男人投来半点关注,因为他们本来就不可能看得到finch的身影。
harold finch并不存在於这个时间流的这个纽约——他眼下所感受到的这一切都只是ben从“小岛”的记录里提取出来的往昔片断而已。
bear拉着finch畅通无阻地跑到了一栋摩天大楼背面的小巷子里。一辆挂着新泽西牌照的黑色厢式货车停在巷道深处,三个男人正从车子里走出来。finch一眼就认出了领头的那个男人——哦,他怎么可能认不出呢?
那个男人是john。
这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