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冬末,江南大地依然笼罩在寒风和积雪之中,江家大宅的每一扇窗户都映着外面的白霜,而屋内却是一片紧张的忙碌。尽管东南亚的反击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来自日本商会的压力却并未减少,反而变得更加险恶和隐秘。
那封威胁信的出现让整个江家都陷入了高度戒备。信中提到的警告不只是空言恫吓,而是暗示了敌人下一步的计划。茹月将信递给嘉宸后,冷静地说道:“敌人的野心昭然若揭,但这也正是我们反制的机会。他们越是逼迫,我们越能看清他们的弱点。”
文清这时递上了一份经过解密的敌方文件。这份文件是从一次截获的间谍行动中获取的,里面提到日本商会计划通过某些江南地方官员的配合,削弱江家联盟的力量,甚至试图孤立江家在联盟中的地位。
“这些地方官员已经成为敌人的棋子。”文清说道,“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反击,他们很可能通过官场手段,直接干预我们的商贸活动。”
嘉宸读着文件,眉头紧锁:“这场战斗不仅仅是在商路和市场上,更是在权力和情报的较量中。如果这些官员真的听命于日方,我们的每一步行动都会被他们提前洞察。”
“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掌握证据。”茹月说道,她的声音冷静而有力,“我会亲自前往南京,与谢致远商议具体的应对方案。文清,你继续深入调查这些官员的背景,将所有与日方有关的联系记录下来。”
与此同时,若雪提出了一个新的策略:“除了搜集证据,我们还可以通过舆论制造压力。如果我们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官员的行径,他们就不敢轻举妄动。”
茹月对这个提议表示赞同,并让若雪负责与文化界和媒体的合作,同时策划一场针对地方腐败和民族经济保护的宣传活动。这场活动的核心是用文化和道义来引发公众对日本商会渗透行为的关注。
几天后,茹月踏上了前往南京的旅程。她与谢致远会面,向他详细说明了江南目前的局势以及地方官员与日方的勾结情况。谢致远听后,表情凝重:“这些官员的行为不仅是对地方经济的背叛,更是在削弱整个国家的抗争力量。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他们铲除。”
“但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茹月说道,“敌人的渗透已经深入,他们的行动并非毫无章法。如果我们直接动手,很可能会打草惊蛇,反而让局势更加复杂。”
谢致远点点头:“你的考虑很周全。我会从上级部门着手,通过更高层的压力对这些官员施加影响,同时利用舆论扩大他们的失德行为的影响范围。”
茹月回到江南后,迅速着手落实与南京的合作,同时将敌方计划中的几个关键节点标注出来,安排人手进行重点防控。
与此同时,在上海,若雪的宣传活动已经初见成效。她通过一场名为“民族经济与文化传承”的大型论坛,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媒体的关注。这场论坛不仅讨论了江南茶文化的重要性,还点明了日本商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论坛结束后,一家国际媒体的记者主动联系若雪,提出要对江家的抗争故事进行专题报道。若雪看着眼前的外国记者,微笑着说道:“江家的故事不仅是江南的故事,也是整个民族捍卫自我的故事。如果你们愿意传播这些声音,我们将感激不尽。”
而在东南亚,韵兰和嘉宸的行动也开始取得突破。他们通过与当地华侨的密切合作,成功瓦解了日本商会的一个重要经济据点。尽管敌人的反扑依然猛烈,但韵兰的坚定和智慧让整个华侨商会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我们不能低估敌人的手段。”韵兰在一次商会会议上说道,“但只要我们团结,就没有什么力量能够将我们击垮。”
然而,在一次深夜的突袭中,韵兰所在的据点遭到敌人的袭击。尽管护卫队奋力抵抗,但韵兰还是被迫转移到一个更隐秘的地点。在撤离途中,她从一名敌人的随身物品中发现了一份重要的情报,提到日本商会正在策划一次针对江家核心成员的暗杀行动。
韵兰将这一情报紧急传回江南,并在信中写道:“敌人正在将战争推向极端,但这正是我们最好的反击时机。他们的疯狂暴露了他们的弱点,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茹月收到情报后,迅速加强了江家的防御力量,并决定组织一次针对敌方据点的秘密行动。她对嘉宸说道:“敌人的每一次进攻都在暴露他们的真实目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用他们的力量反击他们。”
文清通过情报分析,锁定了敌人在江南的几个关键据点。经过缜密的计划,江家护卫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