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院的绣房里,一道细细的啼哭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沈若兰连忙放下手中的绣活,走到摇篮边:\"清韵又醒了?\"
张妈刚要去抱孩子,却见小清韵看到母亲的身影,立刻破涕为笑。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地望着母亲。
\"这孩子。\"张妈笑道,\"才满月就这么聪明,知道认人了。\"
沈若兰抱起女儿,轻声细语地哄着:\"乖,娘亲在这里。\"她看着女儿的眼睛,心中充满欢喜。这双眼睛像极了自己,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灵气,仿佛能看透人心。
\"夫人。\"丫鬟小翠跑进来,\"宋老太太来了。\"
沈若兰有些惊讶,这么早老太太就来了?正想着,宋老太太已经走进绣房。
\"老太太。\"沈若兰要起身行礼,却被宋老太太摆手制止。
\"坐着吧。\"老太太走到摇篮边,看着小清韵,\"我听说这孩子满月了,特意来看看。\"
小清韵似乎感觉到有人在看她,竟然咯咯笑了起来,还伸出小手想要抓老太太的手指。
老太太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孩子......\"
\"怎么了?\"沈若兰紧张地问。
\"好,很好。\"老太太意味深长地说,\"你看她的眼神,多么灵动。才满月的孩子,能有这样的神采,实在难得。\"
正说着,宋玉芙也来了。自从小清韵出生后,她时常来西院看望这个小妹妹。
\"姐姐。\"她走进来,看到老太太也在,连忙行礼,\"祖母也来了。\"
\"来得正好。\"老太太说,\"你来看看这个孩子,像不像你小时候?\"
宋玉芙凑近一看,只见小清韵正瞪着大眼睛看她,竟然又笑了。这一笑把宋玉芙的心都融化了:\"真可爱。姐姐,让我抱抱她好吗?\"
沈若兰把孩子递给她:\"小心些。\"
宋玉芙小心翼翼地抱着清韵,轻声说:\"妹妹,我是你大伯母啊。\"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原来是程远山回来了,他这些天一直在忙着准备去英国的事情,难得回家这么早。
\"若兰。\"程远山走进来,看到屋里这么多人,稍稍愣了一下,\"老太太也在?\"
\"是啊。\"老太太说,\"来看看这个小家伙。程先生,你这个女儿可不简单。\"
程远山走到女儿身边,看着那张小脸,不觉露出笑容:\"是啊,这些天我发现她特别喜欢听她娘亲念书。每次若兰一念起来,她就特别安静。\"
\"哦?\"老太太来了兴趣,\"念什么书?\"
沈若兰笑道:\"就是些诗词歌赋,没什么特别的。\"
\"那现在就念给我们听听。\"老太太说。
沈若兰点点头,从书架上取下一本诗集,轻声念起来:\"梅花香自苦寒来,宁可清瘦不争春......\"
小清韵原本还在宋玉芙怀里动来动去,一听到母亲的声音,立刻安静下来,那双大眼睛直直地望着母亲。
\"真是奇事。\"老太太赞叹道,\"这么小的孩子,竟然这么爱听诗。程先生,你这个女儿,将来必定不凡。\"
程远山心中一暖:\"都是托了老太太的福。\"
\"不是我的福。\"老太太意味深长地说,\"是她自己的福分。你们看她的眉心,那一点朱砂痣,在我们那里叫''才女痣'',说是天生的才女胎记。\"
沈若兰心中一动:\"老太太说得是。我之前就注意到了这个胎记,只是不敢多想。\"
\"有什么不敢想的?\"老太太笑道,\"这个时代不同了,女子也该有自己的本事。程先生,你说是不是?\"
程远山连连点头:\"老太太说得是。我已经在考虑,等清韵大些,就请最好的老师来教她。\"
\"那就再好不过了。\"老太太说,\"不过在此之前,有件事我要送给她。\"
说着,老太太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里面是一方上好的端砚:\"这是我年轻时用过的砚台,如今送给她,算是给她一个启蒙的礼物。\"
沈若兰连忙道谢:\"这礼太重了......\"
\"不重。\"老太太打断她的话,\"这孩子既然有这个福分,我们这些做长辈的,自然要尽一份心。\"
宋玉芙在一旁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