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没有勇气,那我算什么?我也没有天赋。”
她的情绪突然低落下去。
“一般人不敢跟那些人那么说话,也不敢泼他们饮料。”他认真地说:“你是很有勇气的人,而且,比起没天赋,还有人比我头铁吗?你只要相信自己就好了。”
“啊……其实我平时不是这样的……刚才就是太生气了。”
少年笑了起来,“嗯,我知道。但这就是你身体里的劲儿。”
分别时,陈琳郑重其事地说:“你绝对可以成为机甲战士的。你比那些人都要好很多!我看人的眼光很准的!所以,你要加油啊!”
她也要回去努力了。
她是因为心情过於沮丧才逃出来的。可仔细想想,她连那个少年的十分之一努力都没有做到,怎么好意思说放弃?
不理解的东西,她就自己去查资料,去反覆实践。
陈默惊讶地说,“你这掌握的还挺快的。比我带的那些学生都要可靠。”
陈琳:?
啥?
她这样挺快的吗?
她有点傻眼。
陈默带的学生,是高校中机甲系的天之骄子们。按照这个说法,她是不是其实挺有天赋?
后来陈琳才知道,陈默给她讲的都是一些超纲内容,她很难理解也是正常的。
他本来就不太擅长带学生,尤其还是她这种年纪太小,学得还不够深的学生。
因为她当时没有参照对象,又处於新环境中,所以才会产生那种自我怀疑的茫然。
面对陈琳的疑问,陈默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如果你没有天赋,我为什么会留下你?”
陈琳踌躇片刻,说了她今天差点跟一些人起冲突的事情。
“哦,然后呢?要不要给你找点防身的东西?”陈默的反应出人意料。
陈琳就说:“你不会怪我吗?那些人好像挺有身份。”
“可是你又没有做错事情。难道你觉得我是那种是非不分的人吗?”陈默说:“如果你做的是正确的事情,那就不需要畏惧任何人,任何困难。否则你光有天赋,也无法成为最顶尖的机甲师。”
“机甲,应该教会你无畏。”
不只是机甲战士才能拥有无畏的精神,他们机甲师更应如此。
陈琳又问:“如果你对我不满意,会把我赶走吗?”
“为什么这么说?这里也是你家。不满意是可能的,但我经常也对自己不满意,我也没把自己丢出去啊。”陈默说。
这是他们在生活中,第一次建立起有效沟通。这也是陈琳第一次,有勇气询问出心中的困惑。
然后她发现,陈默跟她想象中完全不同。
原来“不会成为你的父母,只会当你的导师”这种话,不是对她的嫌弃或是苛求,而是因为陈默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带小孩,那就按照带学生的方式来吧。
他看似不近人情,实际上陈琳真的有什么需要,说出来之后,他一般都不会拒绝。
他们都不太擅长沟通,不太像真正的亲人,但他们又有一种独特的相处方式,默契又和谐。
陈琳很感谢那天遇到的那个少年,让她有机会挖掘出自己的勇气,让她学会坚持。
如果她面对陈默什么话都不说,不知道他真实的想法,也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认可,或许早就选择放弃了吧。
她不知道那个人就叫路德·希尔。后来在镜头前充满阳刚之气的路德,跟他瘦弱时期的气质和形象相差太大了。
她偶尔还会想起他,不知道那个人是否坚持了下来。
她想,如果她努力一点,多降低一点机甲的使用门槛,那他成为机甲战士的概率会大很多吧。
萍水相逢,不必再见,但有时候就是有些路人,给你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让你想要去做点什么。
后来某一天,陈琳不经意跟路德提起这段往事时,路德是真的懵了,“啊?那个人是你?”
陈琳跟以前的变化也很大,所以路德也没能认出来。
路德很感谢陈琳,因为她是他遇到的第一个说他一定会成为机甲战士的人,而不是嘲讽他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从机甲联赛的胜出,到后来进入军校,再到从军……他遇到了更多的挑战,但他想,他还可以再坚持一下。
后来他在某次采访中还说过,“感谢那个说看人很准的人,我真的如愿以偿,成为了机甲战士。”
可惜的是,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