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还是比较荒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d?u/a.n_q¢i/n-g-s_i_.¨n`e¨t.
先不说元末这里有红巾军与元军的反复厮杀,这也是和此前的一系列统治有关。
就算是在元朝,淮河两岸也有大量的良田被改为跑马放羊的牧场,这样的结果不只是造成了无数百姓加入造反的行列。
这也使得现在大明的骑兵数量相当惊人,单纯的就是因为元朝时期的牧场太多了。
要知道现在的河西走廊还不是大明完全控制着,没有这样的天然马场,大明的骑兵依然可以和元廷不相上下,这就是因为元末太多田地被改成牧场的因素。
马寻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感慨这些事情,现在才算是勉强结束了乱世。
接下来会有不断的休养生息,会是大明在恢复国力。
不过眼前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北伐,只有将北边的威胁给解除了,大明才能安心的发展。
虽然马寻出征的时间晚,好在他现在率领的只是精锐的五百骑兵,所以行军速度是比较快,他现在只需要及时的赶赴战场也就足够了。
在驿站住下之后,马寻有些显摆了,“文英,我这一趟是不是比上次出征有长进了?”
沐英实话实说,“我就冒昧了,如今舅舅领兵,单纯就行军而言我觉得没什么可担忧。如果是您押运辎重、粮草,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可担心的。”
虽然还是一如既往的在捧马寻,不过这也算是实话实说。
临阵对敌是马寻没有经历的,但是行军对于他来说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不只是最初跟着沐英等人转战数千里,也是因为去年一年往返凤阳很多回。
马寻略有些自得的说道,“只要不出现有人袭营,只要不是些复杂的地形,我领兵行军还是没太大问题。”
这就是不要脸了,在大明境内行军没什么可说的,更何况他率领的兵马一直都是素养很高的京卫。/比1奇&中?@文2!网?\> ?#追!\最[,/新/×?章>^<节??\
这根本就不是体现个人军事能力的地方,不过马寻能够找到自己的优点。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都算不上了,这单纯的属于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在玩笑过后,沐英说道,“舅舅,这一回不知道战场形势如何。您所练的两卫人马虽说基础很好,只是大半年的时间全都是在练火器。”
马寻心里有数,“我肯定不会擅自主张,一切还是以魏国公的将令为主。这两卫人马本身也是精锐、装备也好,说不定能有大用。”
这一点沐英是非常认可的,马寻麾下的兵马本身就是上直京卫,本身是皇帝的亲军。
不过也有人觉得现在这两个卫所,其实是马寻在替太子掌兵。
接下来势必会进行一些军事改革,大都督府会拆分等,皇帝算得上是在不遗余力的在培养朱标的势力。
从方方面面的来进行培养,这一点大家也算是心里有数。
马寻也明白沐英的担心,笑着说道,“我虽说感觉自己有些长进了,现在能独自领兵行军了。只是我也有分寸,这一次打仗还是魏国公军令为主,临敌的时候就是广德侯、郭三哥他们了,我不会说什么。”
依然是名义上的“主将,依然是将指挥权给交出去,这就是马寻该做的事情。
这一次他甚至更加的心安理得,因为徐达才是大将军,所以单纯的就是遵从徐达的军令就行了,根本没有他徐国公发挥的空间。
真的要是轮到马寻来指挥兵马了,那就不是战事胶着了,而是战局崩塌、高级将领都没了,那才轮得上他这个爵位高的领着残兵败将开始最后的挣扎。
简单的休息了一晚,马寻等人再次踏上了征程。
早一点到达雁门关就是他们该做的事,主力部队已经集结了,在做着最后的休整,辎重的送达,马寻等人自然不能误了大军开拔的日期。×新?,完;(本·~ˉ神?{站£& ±./首|发-/
行军虽然辛苦,可是这一路也没有任何的波折,一路上马寻等人只是在赶路而已。
风尘仆仆的马寻赶到了雁门关,立刻前去中军大帐,“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