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忍。
“没爹没妈的野孩子”——这种都还算好的。
“听说陈言的爸爸是个劳改犯被枪毙了!”
“陈言的妈妈不要他,跟人跑了!”
类似这种说法,以及无数种乱七八糟的“取笑”在陈言的年轻时候不知道听过多少。
乡野间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其实在这一点没区别。
在他们看来,并不是想通过这种谣言来伤害陈言,就是为了……“好玩”。
编个瞎话,好玩而已。
欺负一下陈言,好玩而已。
然后,就玩死了。
·
人是群居动物,大部分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向集体和团体靠拢。
一样在乡野玩耍的孩子,一个孩子总会很想融入一群孩子里,一起玩耍。
陈言也曾经很想过。
他也确实做的,然后就成为了圈子里鄙视链的最底层。
直到他再长大了一些后,他发现自己其实可以不必忍受这种事情,他开始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反击:力气和拳头。
然后,就成为了形单影只的那一个。
整个小学时代,陈言都是背负着“父亲是杀人犯被枪毙了”的谣言存活的。
这个谣言从何而来的,陈言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最早制造这个谣言的孩子,肯定不是那种“我恨你所以我要编这个谣言来搞你”的意图,大概,就是为了“好玩”。
而传这个谣言的孩子们,其实也就是为了“好玩”。
陈言反抗过,用拳头。
但拳头可以打服一个人,两个人,却不能让一群人闭嘴。
你揍趴下一个人,会有更多人在背后说道,并且还会变本加厉。
后来陈言就冷漠了。
你们不跟我玩,我就不跟你们玩了。
他不是不跟别人做朋友了。
他是……不跟这个世界做朋友了。
我不对你们有任何期望,不对你们有任何要求,就不会有矛盾了。
·
按照常理来说,陈言这种遭遇,很容易会让他在成长过程中,演变成那种黑化后的反社会人格。
但幸好,他家里还有一个老太太。
在陈言被谣言气得双眼红红的跑回家问老太太“我妈妈到底哪里去了?”的时候。
老太太坐在炉膛前抽了一口烟,说出了“白狐”的故事。
这个故事,让那个夏天一直在看志怪小说的陈言,心中特别振奋!
我妈不是抛弃不要我的坏女人!我妈是白狐!漂亮的,有法力的白狐!
但对待这个世界的冷漠,不想和这个世界交朋友的冷漠的心,是没办法回去了。
老太太只能教陈言道理:不许欺负别人,但如果别人欺负你,你可以反击,有多大力气使多大力气!
不欺负别人,是希望陈言至少是一个最起码的恪守善良底线的人。
别人欺负你,你要反抗,是希望陈言是一个勇敢的人。
老太太也会教陈言很多道理。
比如懂得感恩,比如欠了别人的人情要还……
但道理,最后就只是冰冷的道理。
已经不想和这个世界交朋友的陈言,只是把这些道理作为教条一样的存在。
他愿意执行这些道理,是因为老太太。
而不是因为他真的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
十六岁的陈言,曾经差点又和这个世界交上朋友。
十六岁的时候,他喜欢上一个女孩子——或者谈不上是什么多美好的喜欢。
大体来说,多半就是年少的少年,遇到了一个看起来美好的女孩,然后本能的被异性吸引。
那个女孩叫琳琳。
其实现在回过头想,不是琳琳,是芳芳菲菲什么的都可以。不过就是青春期的男孩子,被异性吸引的天性使然。
性格都不了解,哪来的什么真爱?
不过就是荷尔蒙罢了。
那个女孩就像很多青春期的女孩一样,有年轻而美好的身体,青春而懵懂的认知,天真而有些愚蠢的性格。
女孩可能一开始只是被陈言的外表吸引——十六岁的少年少女,已经很懂得看脸了,女孩对陈言释放了一些信号,陈言接收到了这些信号。
然后陈言就像这个世界上很多青春期坠入稚嫩情感的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