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长安! > 第六十一章:劝勉

第六十一章:劝勉

日久见人心,若是有真心实意归附的,重用也未尝不可,可若是虚情假意,那就得清洗了。

说明白这些事情,李长安便让这些与李继徽有关系的人离开了,将城中的读书人留了下来。

读书人的地位是什么时候上升的?大抵是在宋朝,自从北宋汪洙那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后,读书人的地位才开始正式上升,也正是从这时开始,读书人才真正有了读书人的含义。

其实在唐朝之前的读书人严格意义来说,都不能叫读书人,而是以世家大族为基础的“读书人”。倘若出身名门,即便一窍不通,也能称为读书人,若是出身寒门,即便文化通达,也不过是一个庶民。

唐朝的科举在很多时候,都是门阀士族的掌上玩物罢了。阶级的流通在这时,只是一个浮于表面的东西。

李长安深知五代十国武人当政的混乱,也明白读书人的重要性。尽管有人说“仗义总是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可读书人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贪官贪的再猛,也不过是糜废一县一州的经济民生,而武人当政,不把地方打烂了是不会罢休的。

所以重用读书人是必须的,而且还要以这些读书人为榜样,拉拢吸引更多的读书人过来。

由于李继徽为人苛责,在地方上也是军阀做派,对读书人不怎么感冒,使得这些地方上的读书人面对军士时总是惶恐不安。

现在这些读书人见李长安将他们留下,便有些慌乱。

“敢问将军军,所为何事?!”一个头戴儒冠的中年文士哆哆嗦嗦的来到李长安面前,小心翼翼的朝着李长安拜了三拜,声音嚅嗫的询问。

“你姓甚名谁?”李长安问道。

“在下名叫赵牧,是邠州人士,光启三年登进士第,后为京兆一小官,黄巢之乱后,便回到邠州生活。”赵牧不敢有任何迟疑,一五一十的说着自己的来历出身。

“还是个进士?!”李长安有些惊讶,唐朝的进士可不是明清时代的进士,想要考上也没那么容易,为大唐挖下坟墓的黄巢,也正是因为没有考上进士这才怒而造反,这赵牧能考上进士,想来也是有才学能力的,这样的人是值得拉拢的。

“回将军的话,在下这进士不值钱!”赵牧以为李长安这是在揶揄他,连忙解释。

“能考上进士之人,无一不是人中龙凤,又岂能妄自菲薄?来,坐!”

说着,李长安亲自搬来一把椅子,放在了赵牧身前,同时做出请的手势。

“将军,这可使不得,使不得啊!”赵牧被李长安这突如其来的举措吓得慌乱,连忙摆手拒绝。

李长安拽住赵牧的手,将他按在了椅子上,“这有什么使不得?你且安心坐下,我李长安非残忍嗜杀之人,虽然出身粗鄙,但也非粗糙武夫,自然知晓微言大义,书中道理。又岂能如其他人那般,轻贱圣人教化?!”

“这这这,将军,您,您……”

赵牧被李长安这郑重其事之言惊的不知道说些什么,这年头的武人有哪个会在乎读书人的死活?不都是用之即来,挥之即去?说杀就杀的吗?

尤其是那李继徽当政时,更是瞧不上他们这些读书人,时常言语贬低,李长安手握兵马大权在握,本以为会如李继徽那般凶狠,可谁知却没有半点桀骜。甚至以礼相待,竟然还主动搬来椅子。

这等礼节放之整个天下,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又如何能不让赵牧意外?!

“你们也坐吧!”

李长安看向其他的那些读书人,语气和善的道。

这些读书人这才放下心来,各自落座。

等到众人坐下后,李长安接着道:“在座的都是读书人,我有个问题想请教诸位!”

赵牧连忙站起身来,躬身道:“将军可不敢说请教,还请将军直言便是!”

“我想问问诸位,你们以为读书是为了什么?!”李长安看着众人。

赵牧率先开口:“是为了民生?!”

李长安笑道:“是也不是!”

“是为了天下安定,治理天下?!”

“是为了治理地方,祥和安康?!”

又有几个读书人说道。

李长安笑笑:“你们说的是,但又不全是。你们可以再想想,读书是为了什么!”

众人陷入了沉思当中,思考其中含义。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的目标很简单,那就是做官,实现阶级的跃升,有些心怀大志者,便有自己的理想抱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