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文化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流言。
这是弄堂的结构决定的。 弄堂房窄人密家庭多,还有公用厨房、公用客堂、公用浴室和公用马桶,家庭之间的隐私性很差。 而且这年头没风扇空调,各家为了取凉,为了那点穿堂风,别说不关窗户了,连门都不关,门口就挂着半块门帘,做适当的遮挡。 就导致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整个弄堂就都知道了。 “周浩然想追乔岁青,专门去生活频道应聘了。” 这消息就是东方朗传出来的。 本来他只是在家里跟父母的随口一说。 却成了弄堂里的爆炸新闻。 这不是什么好事。 周浩然是男的,这没什么。 可人家乔岁青是姑娘,传出了这样的绯闻,会影响名声。 这不,居委会的胖大婶就好心好意的找上来了。 要么处,要么不处。 别这么不清不楚的到处传瞎话,对人家姑娘不好。 上辈子,就是这位胖大婶牵线,让周浩然和乔岁青“认识”的。 “真麻烦。” 周浩然对这种弄堂里的市井流言就很头疼。 因为前世的不佳观感,他对乔岁青一点兴趣都没有。 想想也是,红星台那是什么地方? 乔岁青大学毕业了,就分配过去了。 入职没多久就力压群芳拿到了出镜机会,成了生活频道《家长里短》栏目的当家花旦。 凭什么? 背后没有金主捧,能做到? 跟她搅和在一起,影响的是自己的清誉好吗? 周浩然吃过晚饭,就拎着水桶,拿着毛巾和胰子,光着膀子,只穿着一条黑色的大裤衩,去了弄堂里“洗澡”去了。 石库门的生活条件不是太好。 只有一间浴室,是六户共用的。 这大夏天的很闷热,家家户户都要冲凉。 浴室要让给女士使用。 男人们都是大庭广众下在户外用毛巾擦身体。 邻居的大婶大妈们,见他在洗澡,就都调侃起来。 “浩然,要去电视台?” “嗯。” “红星台?” “对。” “真有出息啊,你从小就聪明……对了,去了红星台,多照顾点乔家大姑娘,我看电视里,她好像都瘦了。” “啊,嗯……”周浩然只能硬着头皮接话,“阿婶,我能不能去还不一定呢。再说了,我应聘的是销售岗,跟岁青姐不是一个部门呢。” 阿婶低声道:“你那乔家阿婶,可不太好说话。” 周浩然笑笑,“我真没那个意思。” 这时,又一个大婶冲这边挥手,大声说:“浩然,听婶的话,喜欢谁了就去追,不用在乎别人怎么看。现在都什么年代了,现在都是自由恋爱了。” 周浩然有气无力。 百口难辩。 这时,躺在摇椅上的张爷爷摇着手里的蒲扇,向这边招招手,“小子,过来!” 周浩然不敢大意,赶紧放下了手里的毛巾,跑过去,“阿爷,您叫我?” 张爷爷的目光很浑浊,眼神锐利,语气却很随和,“小子,晚上吃的什么?” “阳春面。” “好吃不?” “不好吃。” 周浩然实话实说。 张爷爷失笑,乐道:“阳春面还不好吃?” 周浩然道:“清汤挂面,加点猪油和葱花,一点味道都没有,还不如中午吃的烩面呢。” 张爷爷“嗯”了一声,眼神盯着他,缓缓说:“这做人啊,有三碗面最难吃——人面、场面和情面。做人做事,最不能忘的就是‘面子’二字。” 他是整条弄堂里年纪最大、最受尊敬的人。 从民国时代过来的,今年都八十多岁了。 现在的周浩然已经不是高中生周浩然了,他立刻会意,笑道:“嗯呢,等我洗完了,就去找乔家阿婶解释。” “去吧。” 张爷爷闭上了眼睛,摆了摆手,怀里的收音机又响起了京剧《玉春堂》的名段。 周浩然洗过了澡,穿上了半截袖,去了左边三单元。 直奔二楼。 第一户就是乔家。 门敞开着。 只有一块蓝色的花纹小门帘。 “爷叔阿婶,我是浩然。” 周浩然站在门口,隔着门帘先打招呼。 “浩然啊,快进屋。” 乔家阿婶笑呵呵的把他迎进屋里。 屋里很小。 周浩然只找了个凳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