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土地,分得4亩农耕地,因为没有主要男劳力,小队照顾,挑选了最好的肥沃土地分给了山娃家。除了土地,还分得4棵栗子树。
1984年,这是包产、分田到户的春耕第一年。春天来了!要开始备耕种地了,山娃免不了为家里张罗买了种子和化肥。
他由生产资料公司托人购买了最好的复合肥四袋,每袋100斤,价格每袋10元,合计花了40元;又从种子公司购买了最好的杂交玉米2号种子100斤,价格每斤0.5元,合计花了50元。
为了让妻子刘荣荣在家里除了带孩子,再学点缝纫技术。山娃不得不又托了小学同学毛吉果,他在电力局第三产业多种经营公司当经理,人事关系相当广泛。毛吉果又托别人的关系,“人托人,关系托关系。”这才给山娃买到了一台,上海标准牌的脚踏式缝纫机,花了167元。
就在3月20日,山娃又去兴隆县汽车运输七队,找老家北院四太爷的大女儿,山娃的大姑奶赵英,联系去半壁山运输车,把种子、化肥和缝纫机一起捎回了老家半壁山。刘荣荣收到了山娃捎回来的种子、化肥和缝纫机,喜上眉梢,乐得合不拢嘴了。山娃妈也眉开眼笑喃喃的叨咕说:
“我大儿子真顾家呀!啥都给往家买,可真不容易呀!如果赵明要和我大儿子山娃一样,我何至于得这样的病啊!唉!。。。。。。”
山娃妈自言自语叨咕着,长叹了一声,潸然泪下。显然她是在清醒、正常的精神状态下,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的心声表达。
这就是山娃与父亲赵明的区别: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妻子感情如何?真感情!真相爱!真负责!没感情!不相爱!不负责!由此,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行动和行为,产生不同的效果和不同的结局。
山娃由于是自由恋爱,有爱情的婚姻,对妻子不离不弃,为了妻子和母亲,为了照顾家,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放弃了理想的职业。。。老师。调回了家乡工作。
赵明由于是父母包办,没有爱情的婚姻,对妻子抛弃了远走他乡,不为妻子和母亲负责,没有家庭观念,工作环境和条件再艰苦也忍受着,不想调回家乡来工作(后来儿子山娃托关系,把他调回兴隆县林业局的“调令”都给开好了,他硬是不愿意回来工作,无奈“调令”被作废了。)。但赵明就是有一点值得赞扬是,没有放弃对儿女们学习,拼命的支持儿女们考学,通过考学改变了儿女们的命运,这一点也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很多父亲而做不到的。。。。。。
在84年4月2日,由于庞局长已经接近退休的年龄,退居了二线。县委组织部将县粮食局的黄锐康局长,调来统计局当了正局长一把手。刘雨华统计师被提拔为副局长。
新上任的官三把火,一点也不假,黄局长上任后,他第一把火,就把统计局的机构体系做了大胆的改革,成立了:综合股、工业股、农业股、商业股、农经队和办公室。
第二把火,他提拔重用年轻人,王金广任命为工业股股长、赵杰任命为农业股股长还兼任农调队的队长、高玉山被任命为综合股股长。
第三把火,他大力发展年轻人入党,将新毕业的年轻人全部作为培养入党的积极分子,山娃也不例外,积极写了《入党申请书》,指派老局长庞局长和工业股股长王金广作为了山娃的入党介绍人,这给了年轻人在政治要求进步上,拓展了空间并提高了积极性。
第四把火,工作分工做了很大的人员调整,山娃被调岗到主管劳资统计和职工家计调查(城镇职工家庭收支统计抽样调查,简称:家计调查);劳资统计归属到工业股管辖。其他统计业务人员也做了重点调整。
就在县统计局让山娃接替了新的工作时,他的老家赵家小院又出现了新的风波。。。。。。
半壁山大队的赵家小院,最缺的是院内没有一眼水井,山娃在外工作,家里一窝八口的、每天饮用水就要消耗好几桶水,历年以来都是用一口大缸盛水,天天要去东边公用井里去打水,然后一人挑水或两人抬水回家来,再倒入水缸里,供全家人饮用,实在是不方便。
有时,就去西边邻居张温纯大叔家里打水吃,一来离家近方便,二来他家里有现成的辘轳和井绳,自从山娃妻子刘荣荣来家后,也延续了原来的惯例,照常去西院邻居张家去打水,自己挑水吃或是和二小叔子小生、小姑子小可抬水吃。
自从东院大伯住的三间平房卖给了山娃,院子面积大了,种的蔬菜品种也多起来,有时,天旱还要用水浇地。所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