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打卡。
突然,影像又转变回气势汹汹的妈妈。
“臭小子,看到没有。都是你干的好事。——那些人可不是来住民宿的!我们家,整个lc峡这边,漫山遍野,都是汽车!都是记者!都是网红!都是看热闹的!——都说是来采访我的宝贝儿子李天仁!都说是来蹭天才的热度!”
听着妈妈的话,李天仁感到一股热流从后颈项升起,一下子漫延到整个颅骨,燃烧着每一根丝发。
心里更难受了。
但面对老妈,他只能硬着头皮,尬笑道:
“妈,这不正好可以趁机拉多点顾客啊!快去煮饭呀,至少可以卖卖广告!”
“卖你个大头鬼!赶紧回来!客人就冲着我们这里清净才来的,如果不快点让这些人赶紧走,我们整个镇的客人都要闹退款,都要跑了!别说我们家的牌子,dy镇的牌子都要——砸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李天仁不说话了。
他在控制。他要整理头绪。
“赶紧关电话——回来啊!还愣着干嘛!”
李天仁抬起头,认真地说道:
“妈,我就不回去了——等等,听我说完,我的意思是说我不回去,但能让那些记者网红什么的离开。”
“真的?”
“妈,放心!毕竟你儿子是天——”
“屁——无论如何,都赶紧给我回来!”
“好!”
说完,李天仁从地底的试验室回到地面,完成所在军营地的授权,并通过“爱学强国”网络平台,现身发布消息:
大家好,我是李天仁。我现在身在els国,一时间不能回到家。所以,1小时后,准备在此平台上接受采访和直播。请停留在lc市dy镇lc峡,准备采访我的记者们离开,以免干扰到当地居民和民宿客人的生活。感谢!
于是,1个小时后,李天仁准时出现在大众面前。
采访一开始,李天仁便提醒人们对他的返老还童技术别太乐观。这次试验成功只是偶然。
因为返老还童的技术还远未成熟,效益越大,风险越大,所以,在短期内,他不会再做试验。
然而,他发现,人们被试验成功冲昏着头脑,并没太在意他的提醒。
屏幕中,有的人通过弹幕开玩笑,说只是想看看他,见识一下他究竟是何许人。
有的说跟刘长庚比,他的剑眉更帅一点!
有的说难以相信他只是18岁不到的高中生,请问是不是有大佬指点?
……
记者们抓住公众的关注点进行发挥,不断追问:
李天仁你这么年轻,是怎么选择返老还童这个研究课题的?
李天仁,你的导师是谁?
返老还童是佛道的概念,而李天仁研究返老还童这个课题,跟生活在偏僻的山乡环境有关系吗?山乡环境对返老还童技术的研究有帮助吗?
李天仁,你觉得返老还童技术什么时候能够成熟和普及?
李天仁,你的理想是什么?
……
第一次面对大众,李天仁感到很不自然。
他平常习惯了山村的安静和试验室的与世隔绝。
他喜欢安静。
只是,面对热情的记者和乐观的人们,他感到盛情难却。
然而,突破新生的希望,以及对于整个人类的伟大意义,给人们带来的激动兴奋盖过了一切,让他觉得自己的一本正经显得有些愚蠢。
慢慢地,随着交流的深入,李天仁不知不觉放松了很多,觉得试验被公开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
人们纷纷表示,对李天仁的试验室有强烈的好奇心。
于是,在全息实时跟踪拍摄的引导下,人们的注意力跟随着李天仁从一个深井入口进去。
李天仁一边走,一边操作超音速电梯,一边带人们回顾历史:
“公元1970年5月,els国在北极圈北250公里的克拉半岛西北部附近所钻的s—3号井,该深井地处北纬69度以北的永冻土带,地层为坚实的结晶岩层,设计井深1.5万米,但是用了20年的时间,即1987年,才把井挖到米。这个世纪,当地政府又继续深挖。试验室,正是建立在这个井的底部。”
“现在深井挖得有多深呢,大家猜猜?”
李天仁开始学会跟观众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