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点头,觉得县丞这话极有道理。他眼神眯了眯,司家如今成不了气候,都成了商户了,自然也没有威胁了。
让他教书也好,找点事情干,也免得惹是生非。
县衙专门来人,在宋集村旁边修了一座学堂,司行知便是学堂的夫子。但因为是衙门里督办的,学堂属于上头的,而不是私塾了。
所以大家交的束修,要分一半送上去,剩下的才是司行知的。
不过学堂改了之后,来报名的人也多多了,周围的村子,足有五十三个孩子来读书。一个孩子一个月是一百文的束修,司行知能得到五十文,这么多孩子,他一个月也能挣二两银子。
这可把司行知高兴坏了,他如今不缺钱花,但什么钱,都不如自己挣来的钱更叫人开心。
另外除了束修,还有好些人家,往司家送各种土货山货,都是来攀关系的。
司行知原本还很高兴,可司沐颜大手一挥,朗声说。
“各位婶子大娘,往后不必往我家里送这些东西,若是谁再送,我便让我爹不收那家的孩子。入学的孩子,只用准备学习的一应用品和束修即可,其他的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都不许送。”
听说给司家送东西,孩子就不能上学了,那些人哪里还敢送,只是都很诧异。
“以前的岑夫子,若是不送东西,就给我家孩子穿小鞋。”
“谁说不是呢,我有次送了两盒糕点,他还主动找到我,说糕点好吃呢。”
“除了束修,我每个月还要搭上好几十文送给夫子呢。”
“怎的司家不要东西?”
“可见司家大气。听说司夫子之前办那个扫盲班,都是不要钱,只要村里的孩子都能送进来呢。”
……
司行知知道女儿的意思,便也不说什么,反正他现在能挣钱了,想要什么,难道不会自己去买吗?
倒是宋集村的孩子,大部分都不开心。他们中间有几个,家里如今有钱了,倒是乐意每个月花钱送他们上学堂,可其他的孩子发现学堂不免费之后,都不肯叫他们继续念了。
真正喜欢学习的孩子没办法读书了,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司行知见状,便招呼孩子们过来:“若你们真的想认字,也简单,往后那些沙盘,你们拿回去,每日我提一个字,一首诗,你们自己练习。吃过晚饭到我家里来,我来检查你们认字背诗的情况。”
“好耶!”
孩子们欢快地跑开了。
司行知叹口气,对女儿们说:“若非是县衙开的学堂,我可是不打算收束修的。”
司沐颜说:“还是应该收,这是规则,我们不应该随意打破规则。另外人说升米恩斗米仇,若是一味的对人家好,将来有什么特殊情况,不能对人好了,人家不仅不会体谅,还会怪罪你。”
二妹小妹将手中的活儿交给别人之后,自己的时间是真的闲下来了。小妹还有几个小跟班,跟着她学算账,二妹除了带娃,似乎没有别的事情做。
就是带娃,也有朱婆子,小弟,还有封子舟三个人抢着带,真是轮不到她来操心。
闲来无事,二妹就找出从前大哥留下来的书看,她久未读书,又没有大姐和小妹那么敏锐,刚开始看书还有些吃力,看了几本倒是适应了。
封子舟抱着小霞儿出去遛弯一圈,回来将孩子还给朱婆子,让她给小霞儿洗澡——小霞儿八个月开始,司沐颜就不让家中的男人给她洗澡了,还说明了,等小霞儿会自主方便之后,换尿布的活儿,他们也不能做了。
他在屋里闲逛溜达,溜达到小妹那儿去看看,又去后面瞧看司沐颜与邻居们讨论炎热的夏日,怎么给菜蔬降温。
都觉得索然无味,最后跑去看二妹,一把抽走她手中书。
二妹吓一跳:“封子舟,你有病吗?”
“嘻嘻,真的好无聊啊,彤妹妹,这乡下地方什么玩的都没有,不如我们去县城里玩?”封子舟拿起书看了眼,“徐公断案集?这有什么好看的。”
二妹瞪他一眼:“要玩你自己去玩,我才不去。还给我。”
说罢,一把抢过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