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雨永无止境地敲打着塔斯马尼亚岛这片饱受蹂躏的土地。\求·书-帮, .更?薪~最.全′在sas驻守的写字楼短暂停留后,整合了资源的三支尖兵小队组成了一支以尖兵的角度来看规模不小的联合纵队,开始向着巴斯海峡预定的撤离坐标行军。
补给箱里的标准容器数量比预想的要多,或许这也有补给的投送者“饱和投放”的原因在里面。
“飞?想都别想!”
“我就顺嘴一提,现在的行军速度太慢了。”
“米什卡”率先否决了使用黄蜂背包一路向北的提案,他的声音在一条巨大的的城市主排水管道里回荡——这里的水流已经干涸,只剩下凝聚在一起的固态污物不停散发着恶臭。
队伍正沿着管道内侧的检修平台快速移动,冻雨将大部分排水口一并冰封,于是只有少量渗漏的冷凝水滴落,在装甲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我们的机型肯定是跟不上你们的,再说了凭我们的消耗量飞不到一半纳米机器人就得烧干!留着命,得用在刀刃上!”
“米什卡”口中的“我们”是指他自己以及手下使用3吨重纳米武装的尖兵们。想让这些大块头飞起来的消耗量自然远高于常规体型的纳米武装。
“同意。”
“松饼女士”的声音冷静地从队伍前方传来,红色贝雷帽涂装在昏暗的应急灯光下格外醒目。
“大家得一起回去。利用现有掩体,减少暴露时间,建筑物、涵洞、地下网络……这些都是我们的掩体。只有在开阔地带无法绕行时我们才应该启动黄蜂背包进行快速穿越。”
“松饼女士”停下脚步,队员们从身旁走过,她对队末的“哨兵一号”解释道。
“另外,‘米什卡’部队和我们sas的黄蜂背包性能不像游骑兵的那么好,长时间暴露在冻雨环境下进气道要是被冻住就全完了。”
“松饼女士”记得联合尖兵部队大部分纳米武装的参数,对游骑兵们装备的了解程度在细枝末节上搞不好比“哨兵一号”还清晰。
“哨兵一号”没有继续发表意见,但他的行动就是最好的表态。
他指挥游骑兵分布在队伍前方和侧翼,自己则是在队尾警戒,扫描着管道深处和每一个岔口。
轨道步枪处于待发状态,随时准备应对从任何方向涌出的威胁。冻雨带来的不仅仅是寒冷和消耗,更是一种对感知的蒙蔽,复杂的噪音环境使得危险往往近在咫尺时才能被察觉。\优-品·小~税*网/ -耕^歆_嶵¨全^
而游骑兵们相较起其他尖兵更先进的纳米武装不仅带来了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部署在队列前端也能在遇敌时凭借机动性尽可能保证自身安全。
行军是单调而压抑的,更别说起目的是“撤离”的时候了。
沉重的脚步声在管道中回响,混杂着装甲关节碾碎冰晶的咔嚓声。战术灯的光柱在潮湿的墙壁和锈蚀的管道上扫过,映照出扭曲晃动如鬼魅般的影子。
为了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也为了保持士气,队长们偶尔会进行一些简短的、甚至带着点玩笑话的交流。
“嘿,松饼!”
“米什卡”习惯性地省略代号,另外两位现在已经不会试图去纠正他了。
“你们sas的红帽子在管道里可真显眼,像个移动靶子,不是开玩笑,我只有在人形靶上才见过把脑袋涂红的。下次作战考虑下迷彩涂装?”
“松饼女士”的声音依然板正,内容则是针锋相对:“‘米什卡’队长,在您那身显眼的北极熊白面前,我只存在于头部的红色只能算低调。更别说您的武装光是体积就已经够夺目的了。”
她的话引起几声压抑的低笑,来自于身边的四名sas尖兵,他们早就想向那些对自己红帽子出言不逊的家伙反击了。
“安静点,两位。”
“哨兵一号”低沉的声音插入,“我现在只能在传感器里看到你们聊天的图谱,海鬼的听力可比我们好。”
“哨兵,你这扫兴的家伙。”
“米什卡”嘟囔着,但还是压低了声音——在本人的坚决反对后“米什卡”对“哨兵一号”的称呼从“一号”转变成了“哨兵”。
闲聊并没有停止,不过好歹是降低了音量。就这样队伍离开了相对安全的下水道系统,进入一片半塌的建筑群。
他们贴着墙根快速移动,地上散落着破碎的混凝土块和扭曲的钢筋,一些地方还残留着已经冻结的移位兽尸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