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弄进官学,已经让纪楚很难做了。.8*6-k.a,n~s-h*u*.′c\o.m¨
旁的不说,就州学跟纪大人的关系,肯定是因为他才搞僵的。
毕竟纪大人在安丘县培育出那么多学生,按理说州学学政应该对他很好才是。
可这关系非但不好,反而更差,甚至对纪大人避而不见。
单说这件事,蔡先生都觉得自己给纪楚添了很大的麻烦。
大家都是刚来,纪楚的日子同样艰难,何必再去找他。
再说自己一个老头,老工匠,能在州学登堂入室,已经很好了,天下间还有比他更厉害的工匠吗?
没有学生又怎么样,大家见了他,还是要捏着鼻子喊一句蔡夫子,蔡先生。
小宋训导这边,更没什么想法。
经历过安丘县那几年,他已经知道凡事急不得。
再者,纪大人只要腾出时间,肯定会来管他们的!
对此他很有信心啊。
而且他三叔也说,让他少安毋躁,看看纪楚如何打算。+l!u′o·q!i-u/y!d!.*c^o+m+
如果实在不成,靠着他之前的政绩,以及今年安丘学生又要考秀才,以及去年府案首张文胜还要乡试。
这些都是小宋训导实打实的政绩,所以不用忧虑。
所以两个人并不像其他人以为的愁云惨淡,反而快快乐乐玩起升官图。
不过纪楚过来,这升官图肯定放一边,小宋训导还道:“纪大人怎么有空过来了。”
纪楚摆摆手:“今日叫我敬安。”
啊?
纪楚笑道:“我这名字在州学,不是人人喊打吗。”
这么一说,两人都笑起来。
确实如此啊!
敬安是纪楚的字,两人干脆也这么喊了。
纪楚过来,自然是看看两人的情况,然后道:“是我没有考虑周全,把这里给忘了。”
他也是低估大家对匠人的轻视,以及如今仕途经济的重要性。
尤其今年还是乡试年,没人愿意在数科,甚至有匠人的工科上浪费时间。^7^6′k·a.n·s^h_u_.¢c_o?m¢
倘若不是这么重要的年份,大概率还有人愿意来学数科。
但说起来,数科原本的三位夫子都已经走了。
估计也是多方面都让他们伤心,故而* 离去。
见纪楚知道内外原因,小宋训导也不瞒他:“确实,乡试年,加上蔡夫子过来,所以造成数科这般情况。”
“其实等到乡试结束,数科就会好很多,也有学生愿意过来学,三位夫子再劝劝,他们也能回来。”
时间太久了。
如今不过二月底,乡试结束则是八月底。
不能什么都不做,只等着情况变好。
纪楚略微思索,不过他先把自己在工司,户司的进展说出来。
“户司已经开始推广棉花,接下来两个月,会让十七个县的百姓去种,毕竟不耽误主粮,也不用种太多,不算艰难。”
“工司那边已经批准,制造一批弹花机,以及改进织布机。”
当然了,批准是批准,怎么做,谁来做,钱从哪来,是个问题。
不过有了这个文书,后续才能推进。
至少改进机器这件事,纪楚完全可以交代下来,让最合适的蔡先生去做。
等于说,这是曲夏州衙门工司给的指派,算是正式给官府做事。
以前给官府做事,也只是口头上说几句,算是跟官府往来,这般认命,倒是头一回。
毕竟蔡先生如今是州学夫子,肯定不一样的。
蔡先生颇为激动:“好啊,改进机器这事,原本就一直在做,不算什么。”
但是,在州学改进吗。
把他的那些器具都搬过来?
这个想法出现后,蔡先生跟小宋训导都觉得不妥。
真要把东西搬进来,那数科的三位夫子,只怕是真不来了。
而且这样一来,真的有学生愿意来学习吗。
三位数科夫子虽然不喜匠人,却也有真才实学。
直接推开不用,实在太可惜了。
他们只是不了解情况,又不是真正的坏人,不好直接交恶。
好好的数科,不能只有蔡先生一个人。
想要真正地发展起来,一个人实在独木难支。
如此两难局面,实在没有办法。
正说着,就听门外有人探头探脑,见里面的人看过来,对方才道:“见过夫子,夫子们有礼了。”
小宋训导微微点头:“你们在这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