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s·o_u.k/a?n¢s/h~u¨.?c+o!m?”
别看纪楚去年才升为从六品。
可他为曲夏州做的贡献,足以让他跳着升职了。
去年那会,人家咸安府都要给他正六品的职位。
今年曲夏州直接给了,难道不妥当?
恐怕没有人觉得不行。
觉得纪楚德不配位的,一个指头都数不来。
就是因为太正常了,故而都没把这件事当回事。
要不是他们这会提起来,邓成都忘记跟纪楚说啊。
纪楚哭笑不得,朝邓成拱拱手。
不管怎么说,升职都是好事。
而且这么看的话,他所在的户司,工司变动都不大。
户司的上司还是之前的上司。
工司景大人这半年才支棱起来,故而原地不动,所以依旧是工司主事。
以后对他影响最大的,估计就是新来的知州了。
但知州身边还有沈通判,这让纪楚很是放心。+白¢马`书_院· ?追-最*新^章·节¨
邓成反而道:“还有学政,新学政什么脾性,还不知道啊。”
这让纪楚立刻收敛笑意。
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哎,人事变动,都惆怅啊。
邓成见他如此,拍拍肩膀:“等你当上本地知州,那就一切随你了。”
知州全称是全知州事,便能知道分量,也是从四品官员。
在地方上,能作为从四品,已经很厉害了。
唯一有所拖累的,大概就是纪楚为举人出身。
在如今的正六品的品级里,都不算高的,越往上越难。
邓成思索片刻,对别人来说难,对纪楚或许也还好?
算了,不想那么多。
不过邓城去常备军之前,又说了最后一件事:“我爹他们所在的广宁卫会派人过来学习种棉花,到时候还请你帮忙。”
这不是邓城头一次提了,纪楚还是摇头:“西北的棉花在东北种不成。_x¢i\a·o_s/h_u/o?g*u.a′i`.!n~e`t\”
“我说过了,但他们还是要来,就算种不成,应该也能买些棉花回去。”
只是这一路的价格,就要飙升了。
像西北常备军这般人手一套棉被服,是万万不可能。
邓成是走了,却把一个个问题留下来,还贱兮兮道:“全靠你了。”
若不是真的关系好,只怕都不敢这样讲。
一个是给常备军拨钱拨物,充实军备。
另一个就是帮广宁卫那边弄些保暖的衣物。
说起来简单,但他又不是神仙啊,能变出这么多东西吗。
只能说尽力而为了。
不过邓成要这些东西,自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边关的安危。
真打起仗,那才是百姓们的地狱。
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如今也是,再怎么样,若外族侵犯,打起仗来,又有无数百姓家要失去父亲兄弟,留下后方的女子们则要日夜纺织,筹备军费。
所以都要提前准备好,尽快补好这些疏漏才是。
纪楚突然觉得,他跟许知州等人,简直是补丁大师,在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修补平临国出现的漏洞。
这样也不错,只要能让更多人太平安稳,做补丁大师那就做。
送别邓成之后,马上又要送别张推官。
他受到安丘县事情的影响,要被调到其他地方任县* 令,依旧还是正七品的官职,算下来六七年的时间里,职位没怎么变动。
兜兜转转,还是要去做县令。
这次去的地方也没好到哪去。
但张推官明显更沉稳了,还对纪楚道:“经历过这么多事,我也算明白,像我那样遇事就躲,绝对不行。”
“我还是要向你学的。”
张推官一走,张娘子肯定也要跟着,不过她跟乐薇选好了能做事的女管事,不用太担心制糖作坊的生意。
相比纪楚来说,陶乐薇显然更舍不得张娘子。
乐薇刚到州城,跟官眷们往来,跟商贾们打交道,基本都是张娘子教的。
她跟李师爷的娘子从中学到太多。
若非如此,早就闹笑话了。
张娘子却让她不要客气,还道:“纪大人前途无量,我哪是帮你,分明是在帮我自己。”
安丘县的事情那样大,她家相公只是平调,已经很好了。
不过是再做一次县令罢了,他们也熬得起。
相比纪大人马上要升任六品,根本没法比。
好在她不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