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干旱,国库的银钱是个保底,不能轻易挪用。.d+a.s!u-a?n·w/a/n!g+.\n`e_t¨
纪楚,薛明成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方才“榨一榨”户部尚书,也是知道他那边还能挤一点。
“当地士族。”皇上直接道,不过他转而问了另一件事,“明成,江浙一带的士族抱团,已有百年之久,确实难以撼动。”
薛明成张张嘴,眼神有些暗淡。
以前狐狸一般的人物,在那边都被折磨得够呛。
皇上又看看纪楚,继续道:“敬安的意思是,这次倒是个好机会。”
薛明成也是昨日晚上才回的京城,还没机会跟皇上深聊。
此刻一说这话,让他有些发蒙。
借此机会?
清除江南一带百年来的弊病?
逼着他们捐粮吗?
但总要有个理由吧。
皇上摇摇头,他不知道啊,问纪楚。
纪楚看向薛明成,又看了看皇上,也提起一桩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第^一^看-书?网` `追?最.新_章^节_
“听闻平临国工业作坊园,已有二三百。”
“其中多少滥竽充数,多少谋私欺诈的,也是一桩弊病。”
“还请皇上彻查工业作坊园,但凡不符合标准的,都要摘牌。”
一处曲夏州工业作坊园,引得多少地方跟风。
但多数地方,只学了表象,并不发展技术,反而借此揽财。
纪楚跟薛明成之前就说过这事,总要一一清理了才是。
现在,就是个机会。
把那二三百工业作坊园全都查一遍。
符合要求的,就能以作坊园挂名,不符合要求的,则不准使用这个名号。
纪楚这是一石二鸟之计。
借着摘作坊园牌子的名号,让江南各家该投诚投诚,该捐粮的捐粮。
否则你们辛辛苦苦建起来的作坊园,大概率就会直接消失。
同样,把好好的作坊园整顿整顿,不好好发展技术的,能不能别叫什么工业作坊园了,你们配吗?
第146章 凑粮
第146章
纪楚把自己完整的计划说完, 皇上,薛明成全都看向他。+天.禧·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_
看的纪楚都有点发毛。
“怎么?不行吗?”
“太行了。”皇上直接道,“就这样办。”
最近几年, 打着工业作坊园旗号招摇撞骗的人太多了。
而且那作坊园一个接一个地建, 只有少数有成效,更比不上曲夏州作坊园。
那两三百作坊园里,能有五十个合格的,就算这股风潮没有白起。
纪楚还道:“直接分等级,一到四级。”
一为最好,四为最低。
相应的等级,代表他们的创新能力。
但要如何评级,则要有一整套流程。
这就不用纪楚担心了,可他欲言又止。
薛明成也没说话。
皇上明白他们的意思, 想要用这事胁迫江南地主们捐钱捐粮, 那细则就要快些出来, 绝不能拖延。
如今已经三月初,满打满算,最多两个月时间。
带着细则的评审团就要去江南各地评估作坊园了。
所以谁来评估, 谁做这个“评委”,谁来设计细则,就非常重要了。
至于为什么去江南。
毕竟大批挂名的作坊园,基本出自江南士族。
他们有着大批资源, 还有大片土地,建起作坊园对他们来说并不算难。
所以当初薛明成跟纪楚写信,说浙东许多地方士族太过顽固, 根本动不了。
纪楚的建议,便是从作坊园开始。
人人都知道这是未来, 也如何行事,大家却是不明白。
现在出一个行业指导,行业评级,倘若把握好机会,未必不是下一个曲夏州作坊园。
总之威逼加利诱。
定然要把他们嘴里的东西挖出来,还给当地百姓。
既然要快,还要有能力。
在纪楚,薛明成,以及皇上商议下。
以礼部周鹤鸣周大人为首,加上工部景若瑾景大人,以及重新调回司天监,却是数科大佬的刘宝愈刘大人。
他们三个组成工业作坊园的评估小组。
再从各部抽调人手,商议出评级细则,在五月之前,分三路清查各个工业作坊园的情况。
这三个人的身份履历都很合适。
像周大人底蕴深厚,人脉颇广,而且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