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生足矣。
沈妙妍一行人来到锦州。
刚一落地,震云镖行的镖师便上前请她们签收镖的文书。
沈微月兴高采烈地签了。
这些时日给她无聊坏了,起初她还能熬着打打络子,后来带的材料用完了,便无事可做。
平阳侯派来的护卫和震云的镖师都离她们的马车很有距离。
唯一一个与她同坐的沈妙妍,还不愿意搭理她。
她快速下车,便带着护卫往城中最大的客栈去。
沈妙妍被她落在后面,倒是也不着急,她放慢了步调,问道:“都准备好了吗?”
“放心,东家,都准备好了。”
此人正是廖维。
随着队伍从京城一路护送她来到锦州,之后还要护送她去淮州。
她根本没打算去拜访平阳侯老夫人。
老夫人对她并无多少感情,她亦如此。
来锦州,不过借道罢了。
沈妙妍带了一名去过淮州的镖师。
但是锦州到淮洲的官道,前些日子塌了一块。
早早就有人拦着不让走了。
他们只得绕路。
走至岔路口,正欲找人问路。
远远地,就看到了一个单薄的身影,她背着巨大的包裹,看上去有些吃力。
沈妙妍忙上前去。
这种情况,原本是忌讳旁人搭话的。
但沈妙妍长得实在好,眉宇间,还带着一股英气,看上去不像坏人。
女人放下包裹,擦了擦汗:“姑娘往那头走,那边的小路虽然看着窄了点,但是结实平整。”
沈妙妍道过谢,又问她这是做什么去。
女子便道,最近淮丝紧俏,家中卖了粮来买桑苗。
闻言,沈妙妍眼中一摸幽光闪过。
她状似不经意地问:“淮州没有桑苗卖吗?要走这么远?”
女子放下水壶,抿唇笑了笑:“淮州的那些桑苗哪里够大家买的,只能再往周边找找了。”
沈妙妍的心骤然沈了下去。
魏昌要淮州每十亩民田改一亩桑田,这件事她听说了。
这个改动力度算不上大,而且没有追加时限。
改一年也是改,改三年也是改。
绝不至于到本地的桑苗都供应不上的地步。
她联想到淮州骤升的丝价,和她那几笔被拒绝的订单,沈了眉眼。
丝价高涨,本身就会提高农民养蚕的量。
加上政策的倾斜……
若再有人推波助澜,这淮州,还剩下几分田地?
“那这么些农田拿去改种桑,粮食还够吃吗?”
农民对于种水稻,应是有特殊的情感的。
种桑养蚕,难免要担心丝卖不出去,可种水稻,只要有收成,大抵还是不至于饿死的。
而且,改变总是比沿着过去的路径继续,更需要勇气。
为何淮州百姓改桑的热情,能高到这种地步?
女子腼腆地笑了笑:“淮州现在粮可便宜了,一两银能买三石还多,吃是不愁的。”
沈妙妍最终沈默。
……粮价降了。
比她想象中最糟糕的情况还要糟糕几分。
女子指完路,便准备背起行囊继续出发。
沈妙妍向廖伟使了个颜色,廖维立刻点头,叫了个年轻镖师过来。
年轻镖师上前,接过了女子的背囊。
“我来背吧。”
女子正犹豫,沈妙妍开口了:“我们这群人正是去淮州买丝,只是人多,客栈又贵,还接触不到村民们。要是方便的话,我们给银子,租一间房,可好?”
女子眨了眨眼。
若是这些男子开口,她定然不会同意的。
一群大汉在这个地方几乎可以横行霸道。
赚银子,也要看能不能有命花。
但问的人是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子。
她点了点头。
“姑娘且跟我来,叫我阿湘就好。”
阿湘的家并不算偏远,进了淮州,只需要再走三个时辰。
傍晚,众人到了阿湘家中。
阿湘的丈夫不知去做什么了,还没有回来。
家中没有那么多杯子,好在众人都随身携带了水壶。
阿湘给众人倒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