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 第九十九章
淮州近几日时常下雨, 就算有时雨停了,空气也依旧带着一种粘腻感,让人有种说不出的压抑感觉。
沈妙妍静立在院中。
西疆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 有荀容和锦薇在那边,镇南候在那里翻不起风浪。
九星军这边,谢昭接手以来,已经训练得妥当, 就连在位置上很关键的庐州,都已经成功收入囊中。
京中周蓉和宫里的兰嫔在筹备接下来的计划。
一切看上去都很顺利。
就连佑国,里面的内奸也基本都拔除了, 而且,他们就算出了问题,也威胁不到计划的核心。
但也不知道是最近天气变幻多端, 还是四处奔波得有些心力憔悴, 沈妙妍并没大事将成的兴奋感觉。
相反,她有些疲惫。
她长叹一口气,拍了拍自己的脸颊。
还是要打起精神来,今日要去见蔡奇鸣, 并且要把他彻底拉拢到自己的这边来, 这样昏昏沈沈的可不行。
沈妙妍捏紧了手中的信封,踏上了去东南大营的马车。
马车中还坐着一个人,是唐嘉木。今日刚好是他去东南大营向蔡奇鸣述职的日子, 他过去,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唐嘉木见她上来,冲着她点了点头。
车内空气一片沈寂。
对于唐嘉木来说, 他没有一路扯着各种话,便已经说明了他的心情。
半晌, 他开口:“小姐,是找到那个孩子了吗?她现在怎么样?”
唐家和周家是姻亲,就算是周家搬离了淮州,去往京城的十几年里,两家的通信也一直没断。周家的那位英年早逝的状元郎驸马,算下来,还是唐嘉木的表舅。
当年十三公主和驸马定居淮州,公主府建得相当气派。十三公主的公主府里面有两架很高很大的秋千,公主乐意人多热闹,所以,亲近几家的孩子,年幼时都去公主府玩耍过。
他年幼的时候也曾去过的。
公主在他脑海里只留下了模糊的影像。
他只记得公主特别温柔,每次去都会给他们准备好多糕点。有一次他划伤了手,公主亲自为他上了药,包扎了伤口。完全看不出有天皇贵胄的那种高高在上。
他对表舅周谭的印象要稍微多一些。
他那时常被领去周家,他甚至在周家有一处自己的屋子。周谭时常会回周家去,见到他以后,总是喜欢逗弄他。
“嘉木,你怎么三岁了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呀?”
唐嘉木那时便以为他该会写的,等到后来才知道,让小孩站在高凳上,用毛笔写大字这种事情,就算是在一些儒文大家里,也往往要等到四岁之后……
但那个时候的小唐嘉木不知道这件事,他只能佯装不在意地别过脸去:“我的名字难写。”
实际上却藏不住那张通红的脸。
周谭便毫不犹豫地嘲笑他。
但是最后,他被握着手,第一次完整地写了自己的名字。
沈妙妍将自己拢在袖中的那封信递给唐嘉木。
唐嘉木颤抖着指尖接了过去。
那是一张拓印出来的信,或者说,是记录。
炭笔的痕迹轻浅,但每个字都能砸进人心里去。
唐嘉木皱着眉看了半晌,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只能低声问道:“她……怎么写出这个的?”
十三公主的女儿,留下来这封信件,里面包含当年公主府那场大火的缘由,以及那个通敌冤案的翻案证据。
靠着这个,足以说服一种目前中立的人,一起反了魏昌。
只是,十三公主的女儿周颖欣,三岁的时候就被关了起来。她还不识字。
这封信件中虽然有诸多错字,但是只看读音,是完全能够顺利地读下来的。
沈妙妍叹气。
“她还有留另外一张,那张的痕迹实在有些浅了,拓印也看不清楚。”
*
十几年前,有个年幼的姑娘,蜷缩在阴冷的暗室里。颤抖着身体重覆着自己的身世。
她要记得自己的父母,记得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记得自己要记住的那些事情,记得自己身上担着人命。
她记住了。
但,她说不了话了。
等她大一些了,她被从那个暗室转移出去,关进了另外一间屋子。
那大概是哪个书院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