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李阳公子!”李长乐眼中流露出一丝柔情,“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
李世民眼睛瞪大,“是那个县令?李阳?”
“对!”李长乐重重地点点头。
“李阳是女儿见过最有本事的人,仅次于父亲您!”
“相当年,靖边大旱,又遇到蝗灾,是李阳一人力挽狂澜,拯救了靖边万千子民。”
“这几年来,靖边各项产业蒸蒸日上,也是李阳的功劳。”
“他就像上天派来挽救百姓的神明,靖边县城能有这样的发展,李阳功不可没。”
李世民微微点头,“李阳确实有些本事,有些事情,就连我也是自愧不如啊!”
“父亲已经见过公子了?”这次,轮到李长乐吃惊了。
“当然,”李世民点点头,“为父还和他签订协议,成为他的战略合作伙伴呢!”
“是吗?那太好了!”李长乐笑面如花道。
“公子这边产业有些多,待明日女儿带父亲一一看一下,管保父亲大开眼界。”
“女儿在这里,比在长安城更加开心,公子待我也很不错,其他人对我都很尊敬。”
李世民听到这里,心里微微吃惊。
尤其说到比长安城还要开心时,他有不服气了。
长安城是哪里?
那可是整个大唐国都。
万千百姓心中向往的城市。
岂会比不上这小小的靖边。
虽然。
靖边是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但是论富贵?
长安城甩它几十条街。
看着李世民的神态,李长乐会心一笑。
她知道父亲不服气。
“父亲是不是不服气?”
李世民气鼓鼓说道:“当然!我的长安,那可是世界性大都市,岂非靖边这小县城可以比拟的?”
李长乐一本正经道:“本来就比不上。”
“那你说说看?”李世民有些置气了。
“这里工厂一应俱全,产布,产米,产粮食,炼铁,再加上发达的农耕,衣食住行,全部自给自足。”
“还有这里的教育,七岁以上孩童,无论男女一律送到学堂,由县衙免费教育,直到十五岁成人。”
“期间产生的所有费用,都由县衙承担,学生们学习的好,还有不少奖励呢?”
“现在还新建了糖厂,油厂,布厂,制盐厂,他们生产的精盐,比皇宫贡品还要质量好呢?”
“最重要的是百姓面貌,长安城的百姓见到我都是害怕到不行,而这里的百姓都很尊敬我,看得出来,那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李世民听到这里,瞳孔骤然收缩,面上浮现出浓浓的不可置信,甚至于惊骇。
工厂?
开始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汇!
他现在知道了。
为什么这里的百姓精神面貌这样好。
这里吃穿不愁。
犹如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
百姓安居乐业。
又哪里不会感激李阳。
真心生活?
精神面貌自然和其他地方的百姓大相径庭。
看来。
这里除了高产作物。
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大大学习啊!
尤其是改变百姓精神面貌的东西。
作为一个帝王。
他可不想让百姓见到自已。
心中只有敬畏。
他想要的,是来自天下百姓的爱戴和尊敬。
“父亲,女儿不想走了,想一直待在这里,不知道是否可行?”李长乐试探着,小心翼翼问道。
“待在这里?”李世民微微一愣。
“你和李阳是不是已经……”
李长乐面上一红,脸蛋犹如两颗熟透的红苹果。
“父亲,我和李公子情投意合,此生女儿非他不嫁,若是回到长安,母后再来逼婚,女儿只能……”
李世民挥挥手,“不要说了,既然长乐已经心有所属,与长孙家的婚事自然作罢!”
“只是李阳有大才,这个小县城对他来说太屈才了,他这样的人,应该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大展雄图。”
李长乐听到这里,面上微微一喜。
“父亲想让公子进京?”
“这怕是有些难!”
“公子文可提笔安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这样的人,是不能勉强的。”
“再说靖边百姓离不开他啊!”
“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