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笑着说道:“剑南道此地不同民族汇聚,是个十足的争议爆发地,若是天下太平,情况还好说,若是天灾人祸不断,必然灾祸连连。”
“这次旱灾,就是事情发生的由头,估计现在,各个民族已经自立为政,而刺史影响力有限,毕竟汉人在那里人口不多。”
“所以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对那里头疼不已,很难发挥作用,估计现在刺史就像走马灯一般,换了一茬又一茬了吧!”
正在收拾杯子残渣的房玄龄一愣,随即面上浮现浓浓的不可置信,甚至于惊骇!
李世民也是偷偷咽了一口口水,心下无比震撼,目瞪口呆看着李阳,心中对他这种看法感到头皮发麻!
他一介靖边县令,光靠常识,就能推算出剑南道的真实情况?
哪怕是李世民他们自已,也是从几个刺史口中,才堪堪了解事情真相!
尉迟恭拉起地上的房玄龄,心头也是无比震撼!
房玄龄喝了口酒,压压惊,然后看着李阳,继续说道:“既然你能分析出事实,那就再说一下解决方法呗!”
李世民也是兴致满满,“既然你能分析出,就一定有办法!”
李阳微微一笑,说道:“其实这个问题,还是出在朝廷本身,可谓解铃还须系铃人!”
房玄龄和李世民看着李阳,疑惑不解。
朝廷错了吗?
李阳也继续说道:“刺史都是从外地调来,在不了解实际情况的条件下,胡乱作为,乱弹琴,那怎么会治理好地方?”
“那该当如何?”李世民更迷惑了。
虽然他也能分析出来。
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法。
“他们不是喜欢各自为政吗?那就让各个民族自治,选出一个土司,按照他们的习俗管理地方。”
“同样,按照各个民族划分州县,让各个民族土司管理本部。”
房玄龄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算什么办法?那不是放任自流吗?若是他们造反怎么办?”
李阳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我还没说完,你们急什么?”
“这第一步就是先把民心稳住,接下来的第二步就是派遣属官,协助土司管理,让他们持续输出大唐为尊的理念,告诉他们大唐才是他们最好的依靠和归宿。”
“同时派遣军队,在各地设置都护府,这样一方面能震慑他们造反的心思,另一方面彰显我大唐的强大,为辅官强势站台。”
“最后,我们让土司定期进京接受大唐文化熏陶,给予他们好处,承诺把当地利益分配给他们一部分,分而化之,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去压制当地土著。”
“这样,民族矛盾就会转为土司和当地土著之间的自有矛盾。”
“而辅助的官员则是游走于土司和土著之间,配合本地汉人,潜移默化传播大唐理念。”
“时间长了,当地土著就会接受我大唐文化,而讨厌压榨他们的土司,请求成为我大唐属民。”
“这就是兵不血刃解决问题的方法。”
李世民和房玄龄一愣,随即瞳孔剧烈收缩,面上浮现出浓浓的不可置信,甚至于惊骇!
这方法绝了!
既能达到目的,所付出代价又少。
可谓一劳永逸!
震惊的同时。
李世民对李阳的冷血开始不寒而栗!
这人太狠了!
万万得罪不得!
而李世民自已,对待各个民族,还是颇为开放的。
这也是他后来被各个民族称为“天可汗”的原因。
那个时候,万邦来朝,各民族拥戴,大唐进入强盛时期。
李世民说道:“这个方法好是好,但是难免太残酷了一些,有没有温柔一些的做法?”
李阳冷嗤一声,“残酷?还是你太迂腐?妇人之仁!”
李世民闻言,内心些许不快。
朕是迂腐吗?
朕心系天下苍生,又哪里是妇人之仁?
眉头一皱,李世民不悦道:“这话怎么讲?”
李阳冷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放任自流,他们就会造反。实在怜悯不得!”
“而大唐在陛下治理下,不出三年必然进入强盛时期,这些少数民族又穷又破,让他们融入我大唐,是对他们的仁慈!”
“你自已想想,这是残酷还是对他们有好处?”
李世民:“……”
房玄龄:“……”
两人心中早就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