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藏金。今媒聘有期,请以一妇之资相馈,亦借以赠别。”马自白无聘妇之说,妇曰:“一二日自当有媒来。”马问:“所言姿貌何如?”曰:“子思国色,自当是国色。”马曰:“此即不敢望。但三金何能买妇?”妇曰:“此月老注定,非人力也。”马问:“何遽言别?”曰:“戴月披星终非了局。使君自有妇,搪塞何为?”天明而去,授黄末一刀圭,曰:“别后恐病,服此可疗。”
次日果有媒来,先诘女貌,答:“在妍媸之间。”“聘金几何?”“约四五数。”马不难其价,但必欲一亲见其人。媒恐良家子不肯炫露,既而约与俱去,相机因便。既至其村,媒先往,使马候诸村外。久之来曰:“谐矣!余表亲与同院居,适往见女,坐室中,请即伪为谒表亲者而过之,咫尺可相窥也。”马从之。果见女子坐室中,伏体于床,倩人爬背。马趋过,掠之以目,貌诚如媒言。及议聘,并不争直,但求得一二金,装女出阁。马益廉之,乃纳金并酬媒氏及书券者,计三两已尽,亦未多费一文。择吉迎女归,入门,则胸背皆驼,项缩如龟,下视裙底,莲船盈尺。乃悟狐言之有因也。
异史氏曰:“随人现化,或狐女之自为解嘲;然其言福泽,良可深信。余每谓:非祖宗数世之修行,不可以博高官;非本身数世之修行,不可以得佳人。信因果者,必不以我言为河汉也。”
白话文
农民马天荣二十多岁时死了妻子,因家穷没有再娶。一天,他在田间干活,见一少妇浓妆艳抹,踏着庄稼从田埂走过,脸面彤红,标致风流。马天荣怀疑她迷路,环顾无人便调戏她,少妇微微迎合,马天荣要求野合,少妇让他晚上等。马天荣不信,妇人发誓后他才告知住址。
夜间,少妇如约而至,两人成好事。马天荣觉得她肌肤滑嫩,点灯一照,皮肤红薄如婴儿且浑身细毛,怀疑她是狐仙,追问下她承认了。马天荣求她送些银子救济,少妇答应。第二夜马天荣索银,少妇称忘,天明临走时马天荣又嘱,夜晚她仍让再等。过几日马天荣再要,少妇给了二锭约五六两的银子,花纹好看,马天荣珍藏。
半年后,马天荣需钱拿出银子,别人一看是锡,用牙一咬就掉,他大为惊骇回家。夜间妇人来,马天荣生气说风凉话,妇人笑称他命薄担不得真金。马天荣说狐仙应是国色天香,妇人说随人而变,他无福享受美 人,自己比大脚驼背的算美了。
几个月后,妇人给马天荣三两银子,说他命薄不应藏金,现媒人将至,给他钱买媳妇赠别。马天荣说无娶妻打算,妇人说一二日有媒来,马天荣问女方相貌,妇人说他想美就是美,又说三两银子是月老安排。马天荣问为何分别,妇人说偷情非长久之计。天亮妇人走时送一包黄药面,说防他得病。
第二天果然有媒人来,马天荣先问女方相貌,媒人说不美不丑,聘金约四五两银子。马天荣要见人,媒人约他同去,让他假装拜访表亲偷瞧。马天荣见女子如媒人所说,商定聘金时女方只要一二两银子,马天荣付银酬谢媒人等,三两银子刚好用完。良辰吉日娶回女子,却是鸡胸弯腰驼背、大脚短脖之人,他这才明白狐仙话有原因。
异史氏说:随人现化或许是狐女自嘲,但她说的福泽可信。常说非祖宗几代修行不能获高官,非自身几代修行不能得佳人,相信因果的人不会认为这话迂腐。
(二)《毛狐》出自《聊斋志异》,以下是从周易哲学角度对其的深度解析:
命运与因果
周易强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毛狐》中马天荣命薄,担不得真金,也无福消受美人,体现了因果报应的思想,即人的命运由其自身及祖宗的善恶之行所决定,与周易中因果循环的理念相符.
阴阳平衡与变化
故事中毛狐随人现化,暗示了阴阳的相互转化与平衡。马天荣无福得国色,却娶了丑女,也是一种阴阳平衡的体现。这反映了世间万物皆在阴阳变化之中,没有绝对的完美与缺陷,正如周易所表达的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思想。
顺应自然与天命
毛狐称马天荣的婚事由月老注定,体现了顺应天命的思想。在周易哲学中,强调人应顺应自然规律和天命,不可逆天而行。马天荣最终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成婚娶妻,体现了对天命的敬畏和顺应.
道德修养与福泽
异史氏言“非祖宗数世之修行,不可以博高官;非本身数世之修行,不可以得佳人”,强调了道德修养与福泽的关系,这与周易中重视道德修养以获吉祥的理念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