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白话西游记:精编 > 第六十四回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 2

第六十四回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 2

只好笑着吟诵了一首律诗: “我手持锡杖,从西方而来,只为参拜佛法之王, 一心希望求得精妙的典籍,让佛法远传四方。 诗坛之上,如金芝三次开花,满是祥瑞之气, 宝树盛开千般花朵,莲蕊散发阵阵清香。

修行就像在百尺竿头,还需更进一步, 在这十方世界里,确定自己的行为和志向。 最终修得庄严的玉像般的法身, 那极乐世界的门前,便是我修行的道场。”

四位老者听完三藏的诗,都极力称赞。十八公说道:“我本事有限,却大胆冒昧,也勉强和上一首: 我以劲节孤高,笑对那树木之王, 灵椿也比不上我这般声名远扬。 空旷的山间,百丈高的树影似龙蛇舞动, 清泉流淌千年,散发着琥珀般的芳香。 我能为天地增添几分气概, 也乐于随风雨变化,调整自己的行止。

只是衰老残败的我,自愧没有成仙的资质, 唯有这茯苓膏,能让我在这养生之地安享时光。” 孤直公说:“这首诗起句豪迈雄壮,联句也很有力量,不过结句太过自谦啦。实在令人羡慕啊!我也来和上一首。”

于是吟诵道: “我这如霜的身姿,常喜有飞禽之王栖息, 在这四绝堂前,彰显着非凡的气度。 浓重的露水,似珍珠缨络,蒙在翠绿的华盖之上, 微风轻拂,石间的寒香,被吹得细碎。

长廊在夜静之时,传来细细的吟诗声, 古殿在秋阴之中,隐隐藏着淡淡的影子。 新春之时,我曾献上寿礼, 如今老了,便在这山间寄托我的傲世情怀。”

凌空子笑着说道:“好诗!好诗!真正是意境高妙,我哪有能力和诗呢?但也不能就这么算了,也得胡乱说几句。”

接着念道: “作为栋梁之材,能亲近帝王, 在太清宫外,也声名远扬。 晴天的轩窗前,仿佛有青气飘来, 昏暗的墙壁边,时常有翠香飘过。 刚健的气节,千古以来都如此壮美, 深深的根系,在九泉之下牢牢扎根。 高耸入云的气势,盖过那婆娑的树影, 我不在那群芳争艳的艳丽之地。”

拂云叟说:“三位的诗,高雅清新,就像是打开了装满锦绣的袋子,尽显才华。我既没什么力气,肚子里也没多少才学,承蒙三位的教诲,让我茅塞顿开。没办法,我也胡乱作几句打油诗,希望大家不要笑话。”于是念道: “在淇澳园中,我以圣王之乐为乐, 在渭川那千亩竹林间,任由声名传扬。

翠绿的竹子,没有沾染湘娥的泪水, 斑驳的笋壳,却能流传着汉史的墨香。 霜打的叶子,向来容颜不改, 如烟的竹梢,又怎会隐藏自己的色泽? 子猷去世后,知音就少了, 但我却能在这翰墨之场,千古留名。”

三藏说道:“各位仙翁的诗作,真是才华横溢,犹如凤凰吐珠、游夏再生也难以称赞得尽。各位对我的厚爱深情,我感激万分。只是夜色已经很深了,我的三个徒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等着我。

我想弟子不能久留,冒昧向各位告辞,回去寻找他们,还望各位仙翁能理解我的这份急切。希望老仙翁能为我指明回去的路。”四位老者笑着说:“圣僧不必担忧。我们能相遇,也是千年难得的缘分。况且现在天气晴朗,虽然夜已深,但月光皎洁如同白昼。再稍坐一会儿吧,等到天亮,我们自会送您翻过这山岭,您的高徒肯定能与您会合。” 正说着,只见石屋外面,有两个身着青衣的女童,挑着一对绛纱灯笼,后面跟着一位仙女。

这位仙女手中捻着一枝杏花,笑容满面地走进门来与众人相见。这位仙女长得什么样呢?只见她: 身姿青葱,像是用翡翠妆点而成,脸颊红润,比那胭脂还要艳丽。眼睛明亮如星,光彩照人,蛾眉秀丽整齐。下身穿着一条五色梅浅红裙子,上身套着一件烟里火比甲轻衣。

脚上的弓鞋如同凤嘴般弯曲,绫罗袜子好似拖着锦缎。她的妖娆娇美宛如天台仙女,丝毫不亚于当年那俏美的妲己。 四位老者微微欠身,问道:“杏仙怎么来了?”那女子对着众人行了万福礼,说道:“得知有贵客在此吟诗唱和,特来拜访。恳请能见上一面。”十八公指着唐僧说:“贵客就在这儿,何必这么客气求见!”

三藏赶忙躬身,不敢出声。那女子喊道:“快上茶来。”又有两个黄衣女童,捧着一个红漆丹盘,盘中有六个细瓷茶盂,茶盂里放着几种奇异的水果,还横着汤匙;女童手中提着一把白铁嵌黄铜的茶壶,壶里的香茶香气扑鼻。倒好茶后,那女子微微露出如葱般的手指,捧着瓷盂先敬给三藏,接着敬给四位老者,然后自己取了一盏,陪坐在一旁。

凌空子问道:“杏仙怎么不坐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