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啊?”
对于朱元璋的情绪的迅速切换,刘萱神色不敢躲闪,或有有任何的隐瞒,知道今天是关乎她和朱棣性命攸关的一个危机点。
刘萱镇定的给自己打气,绝对不能慌,圣上只是在询问,还没有发怒,一切还有转机。
于是刘萱坦然的说:“去了燕京发现他们的城墙挺坚固的,士兵们我没有注意到有什么异常,我住在庆寿寺,拜见了燕王妃,我以前的徒弟们都说燕王妃平易近人和燕地妇女都打成一片,很受百姓爱戴。漕运我也是见识了,”
“没有点什么需要向我汇报的?瞒着我的?”朱元璋口气杀机很重打断了刘萱的婆婆妈妈日常叙述,他没有听到自己想听的内容有些不耐烦了。
刘萱听到朱元璋的话,知道没有说到点子上,隐瞒真相就是死罪,深吸了一口气坦白的说:“民女在燕京收徒,这个徒弟,叫杨红玉,是个孤儿,是, ,杨宪的外孙女。”
朱元璋听后叹口气,口气有些不饶的继续追问说:“这没什么,想想胡惟庸十恶不赦,杨宪罪就没什么了,只是可叹当初了。这孩子你就留着吧,就没别的什么了?”
刘萱不敢擡头看朱元璋脸上有什么端倪,他要想知道什么呢?
朱棣的日常生活都有锦衣卫早都报给他了,他招自己就是想知道自己和朱棣,道衍在一起,别的眼线不知道的信息。哪些是眼线看不到的信息呢?
刘萱低着头心里飞速刷着记忆的各种脚落在想,在朱元璋情绪点再次就要不耐烦的时候,刘萱忽然想起来道衍的炼丹炉,对了炼丹炉!璇玑师父发出去信的通过道录司。
于是刘萱赶忙说:“就是道衍他在北京房山的山区发现了,孙思邈的炼丹的山洞,弄了个炼丹的炉子,道衍是僧人不会炼丹,拜托我找龙虎山推荐一名炼丹师。我带着徒弟到龙虎山,告知张真人知道后,他觉得是儒道和道教融合的大事,就邀请武当全真教的炼丹师一起去燕京帮助道衍。”
朱元璋眉毛一拧的高声问:“好好的道衍一个和尚练什么丹哪?”
刘萱一脸真切地说:“我在燕京看到,燕王现在跟着道衍在练内丹,吃素,也许是想通过丹药提升的快一些吧,具体我不清楚的就离开了。”
朱元璋一听坐直了的身体往后一靠,差异的说:“老四开始吃素?还有炼丹?他是动了什么修仙的心?看破红尘?“
刘萱如实回答说:“燕王说他要修身养性,不再生孩子了,以后专心对付北方蛮夷。”
“呵!”朱元璋苍老的脸上这么多天是第一次的笑了,虽然是苦笑,朱棣还真是彻彻底底的用实际行动表明他自己一心当守国门的藩王了。
朱元璋终于知道了朱棣的现状,望着一身孝服道袍的刘萱说:“过几日沐英的棺木送回应天安葬,他的仪式大典你也参加吧,有你送他一程,他泉下会欣慰的。”
刘萱接旨谢恩后,被太监送出了皇城。
刘萱双脚发软地走出了皇城,庆幸这段时间一直穿着孝服,只要朱元璋一天孝服不除,自己就得穿上。想着蓝玉在朱标去世后告诉朱元璋这些事,不就是明着告御状,说朱棣有反心吗?他想借朱元璋的手除掉朱棣。怪不得圣上让自己在国丧期间来御书房回话,还龙目直视自己的灵魂,看有没有撒谎。
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刘萱忽然感觉朱棣和道衍当着自己面吃斋,会不会是道衍算计好的,想着万一被皇上询问,可以自然地说出来朱棣,抱静守一的无欲无求的状态?有这个可能吗?现在和道衍打交道多了,刘萱看什么都是不由的过分的解读,就差背上长满了眼睛替自己看看,盯着自己的有谁?
没走一会,就看到离皇城不远的街口,也是披麻戴孝的小小杨红玉拿着一把油纸伞,眼巴巴的望着皇宫的大门等着自己,刘萱心中一阵温暖,赶忙走过去。
杨红玉见到刘萱,亲切喊了一声:“师父!”贴心地过来挽着刘萱的手臂,师徒二人向朝天宫走去。
自从有了杨红玉的陪伴,刘萱觉得生命里的颜色有了色彩,感谢杨红绫和王幺姑她们留给自己这样一个孩子,在孤寂的人生不再寒冷孤独。
人类之间有种爱是通过生命的繁衍往下传递的,这个爱的力量在养育教导下一代时候,年轻生命的能量和回馈的微笑,足以让人面对各种波折困苦的人生道路,支撑着疲惫的心勇敢的活下去。
回到朝天宫,宇初已经在等她,她们一同来到刘萱的羽园坐下喝茶,杨红玉忙里忙外的烧水,泡茶焚香,动作行云流水,一会儿小院就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