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嘉大范围的收蝗虫,再运到江宁城贩卖,刨除使用的调料和经营成本只赚微利。
但是看着持续三四周的吃蝗虫的热潮,江宁城东这一片地域,蝗虫极大的被削弱了。
正在此时朝堂内也传出了一种声音,说要鼓励民众吃蝗虫,鼓励百姓捕蝗虫。
身为天子的李璟也知道了这件事情!
看着手中的奏报有一种难以置信的惊骇。
“韩爱卿,你说什么?现在民间开始吃蝗虫了。”
韩熙载苦笑道:“启禀陛下,整个江宁城上至贩夫走卒,下至达官显贵都有人来尝试吃蝗虫了。”
“最早开始吃蝗虫的是六皇子的主意!”
“什么?你说的是从嘉主意。”
“回禀陛下,正是六皇子在仙林镇率先带人吃蝗虫,又以低价收购蝗虫来城中贩卖。”
“这才在江宁城中引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吃蝗虫运动。”
李璟摇了摇头,哭笑不得,一时感觉有些无语。
“我这皇儿从小长在深宫后院,十五年来,一身娇贵,吃穿用度无不华奢,实在难以想象他竟然开始吃蝗虫。”
李璟便问道:“此事已经有多久了?”
韩熙载道:“启禀陛下,已经有大半个月了,而且吃蝗虫者并无什么症状,都说是一种美味。”
“好,既然如此,听说淮南地区蝗灾更为严重。”
“是的,陛下,淮南地区更为干旱,江河枯竭,蝗灾最严重。”
“那就按照此法,下诏书推广,全体百姓可以吃蝗虫。”
李从嘉竟然研究出这等法子来对付蝗灾。
韩熙载又说道:“民间还传出了一首儿歌,摘脑袋,挤肚囊,下油锅,炸香香……”
“冯爱卿、孙爱卿,你们可得要好好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啊!想出此等妙计,果然可以解决蝗灾。”
李璟说到这里开怀大笑。
想到自己的皇子这一年来,往往有出人意料之举,却都能收获奇效。
借由官府的力量,将诏书发往了全国各地。
整个南唐遭遇蝗灾的地方,都开始推广吃蝗虫。
一转眼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
天越来越旱。
但是蝗灾却没有大规模的爆发。
在个别地区,由于采取措施得当,灾民饥民较多,蝗虫都被吃净了!
蝗灾一般在四五月份开始爆发萌芽。
在六月到八月之间,幼虫开始迅猛生长。
等到九月份的时候就会大规模爆发,形成蝗虫过境的人间惨剧。
由于这次从李从嘉开始全民,从上到下吃蝗虫,抓蝗虫的热情空前的高涨。
在五月份开始,蝗虫的幼虫期就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全国的蝗灾没有大面积的爆发。
百姓的粮食也没有因此而遭遇蝗灾,但是再有办法也对抗不过老天爷。
此时的南唐依旧在全国大旱当中,百姓生活依旧苦不堪言。
阳光宛如流火,在抵抗蝗灾开始,仙林镇就采取了最有效的策略。
庄稼长势都很不错。
李从嘉在年初时兴修水利,修水渠,蓄水池用龙骨水车灌溉。
仙林镇的庄稼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句容和丹阳这两个地方受到的影响比较小,远离河岸的地方会有大面积的干旱,但不会出现绝收。
而其他地方却不会这么幸运了。远离河水支流的地方,不少的庄稼出现了绝收的情况。
这一日李从嘉见所有的事情已经基本安排完毕,这半年中原地区发生的事情,让他的心中也有了些波动。
王逵投靠了郭威,后周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后周也派出了使者李谷来到南唐。
李谷是后周攻打南唐的主力将帅!
在五代十国期间,各国互相派出使者是很常见的举动,甚至有专门有些使臣在史书留名,也存在着和后世一样的情况,边打仗边和谈,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李璟曾派使者到契丹,契丹也派出很多使者到南唐。
后周派出使者来南唐的消息让李从嘉颇为震惊,此时后周实力一步步强盛起来。
正如历史发展的一样,自己来到这儿,一年的时间拼尽全力的影响这个世界,但是蝴蝶翅膀太过渺小……
眼中可见的变化就是潭州城仍然归属于南唐。
大局上仍然没有变化!
后周李谷日后作为攻打南唐的主力,多次出使南唐,这种出使的活动,使他对南唐的了解肯定有所帮助。
李从嘉看到这一切,便觉得需要谋求一个突破点。
于是经过多番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