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三国:我刘封不想作死 > 第65章 你诳我我诳你,孙权起疑心

第65章 你诳我我诳你,孙权起疑心

孙权没有解释为什么要生擒刘封。

  发怒的理由,孙权羞于启齿。

  毕竟这流言也并非是空穴来风。

  纳袁术女儿是真。

  偷袭江陵是真。

  替子向关羽求关银屏是真。

  流言中一旦有真事出现,那么剩下的诸如囚亡兄美妾于金屋、觊觎关君侯之女是真是假就不重要了。

  纯假的流言,会止于智者。

  半真半假的流言,智者都得迷糊。

  更何况这种涉及大人物的深宫秘闻,又最容易被谣传。

  有个词叫:三人成虎。

  如今,南郡民心未附。

  孙权也在努力的在打造“仁义之主”“礼贤下士”的人设。

  这“荒淫好美色”的流言一旦在南郡传开。

  孙权几乎可以想象到,这流言传开后对名声的影响有多大。

  譬如:孙权每日去探问潘濬。

  就会演变成:

  君臣版:孙权为了招降潘濬,尽礼贤下士之风,不仅每日探问患病的潘濬,还亲自为潘濬擦脸。堪称仁义贤君,当青史留名,供后人瞻仰。

  流言版:孙权觊觎潘濬女儿,潘濬不肯,孙权就将潘濬软禁于府中,每日去潘濬府中强占潘濬之女,欲令潘濬就范。土匪习性,令人发指。

  求贤和占女。

  有本质的不同。

  这会直接影响孙权在南郡士人眼中的形象和声望。

  想到这里。

  孙权又对迟迟不能拿下秭归的陆逊,感到一阵不满。

  若陆逊能拿下秭归,又何至于受刘封羞辱?

  过了许久,孙权才恢复常色。

  虞翻本就对董恢有怀疑,今又见董恢悄声进言惹得孙权发怒,对董恢更怀疑了。

  于是乎。

  虞翻假借向董恢敬酒,问道:“休绪可知关羽如今在麦城,兵力几何?”

  吕蒙竖耳静听。

  虽然知道关羽回军了,但关羽如今在麦城具体有多少兵力,吕蒙并不清楚。

  虞翻这一问,正合吕蒙心意。

  然而。

  令吕蒙失望的是,董恢并未正面回应虞翻。

  只见董恢长叹一声,以袖遮面:“虞骑都,恕我不能直言相告。我今日背弃关君侯转投吴侯已然失德,委实不愿再行小人行径,否则我今后也无颜为吴侯效力了。”

  一招以退为进,直接堵了虞翻的试探之意。

  虞翻无语的同时心中又多了猜疑,一个猜测浮现脑海。

  虞翻没有再问,大笑一声赞道:“休绪重德重义,适才相戏耳。”

  董恢趁机大呼虞翻“仁义”,举樽回敬。

  虞翻则是在返回席位前,给了孙权一个眼神示意。

  孙权会意,佯称如厕,虞翻也佯称如厕,跟着孙权暂离。

  宴中只剩下吕蒙和董恢。

  吕蒙佯叹:“休绪,仲翔欣赏你的才能和德行,有意在吴侯面前提携你;而你却婉拒了仲翔的好意,错失在吴侯面前立功的机会,这非为官之道啊。”

  董恢亦是佯叹:“多谢吕都督的提醒。非我不懂为官之道,而是我以为:为人臣者当行之以诚信,且以忠义为立身根本。吴侯乃仁义之主,我委实不愿违背本心去欺瞒吴侯。”

  董恢拿出忠义诚信这一套,吕蒙顿感郁闷。

  总不能一面夸董恢有才能和德行,一面又让董恢去违背忠义诚信。

  那就显得吕蒙不是人了。

  吕蒙忽然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郁闷感。

  董恢这降了跟没降,有什么区别?

  我要的是一个投降且愿意我为办事的董恢,而非一个投降了却不愿办事的董恢。

  尽管心中有些恼恨,吕蒙也不得不佯装欢笑:“休绪德行,我深敬之。”

  董恢见好就收,道:“吕都督,我也非不识趣之人。”

  “上回吕都督让我回去后如实告诉关君侯以及诸将士我在江陵城的所见,当时我心有顾虑,回营后并未如实相告。”

  “如今我既已降了吴侯,吴侯又许我‘荆州功曹从事’一职,我也不能真的就寸功不立,尸位素餐。”

  “此番回营,我定会向关君侯和众将士如实告知在江陵城的所见,也会具言吴侯和吕都督的和谈之心。”

  “我为双方将士生死设想,也不算出卖关君侯。”

  【若是威逼过甚,反会令董恢心生疑虑,不如从之。】吕蒙暗暗一想,大笑认可了董恢的“表态”,又唤舞女上前,为董恢尽兴。

  堂外。

  孙权双目如刀:“仲翔,你示意孤离席,莫非对董恢有怀疑?”

  作为十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