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孙权噩梦,刘封虎威震江陵
心情烦躁的孙权,斜躺床榻,辗转难眠。一直到了寅时才堪堪合眼。依稀间。孙权似乎回到了意气风发的年少时,竟看到了孙坚和孙策在一起对坐而饮,豪迈的笑声不绝于耳。只是还未等孙权走近,画面又迅速变化。孙坚被十余支利箭射穿,头和脸上都有被石头砸的伤势。孙策则是被利箭射中左脸,身体也被几道利刃贯穿。两人竟然同时对孙权露出了诡异的笑容。诡异的笑容过后,孙坚和孙策又变成了刘备和刘封,直接提刀就砍向孙权。“啊!”孙权惊呼一声,自床榻上坐起,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冷汗浸湿了素衣。“孤怎会有如此奇怪的梦”摸着着咚咚直跳的胸口,孙权下意识的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喝令左右:“来人,速召吴范来见孤!”孙权口中的吴范,是个会稽方术士。精通历法,好论天象。史载吴范曾预言了孙权两次征讨江夏的胜败、预言了刘备在庞统死后依旧能夺得西川、预言了吕蒙能成功奇袭江陵、预言了关羽在麦城是诈降、预言了曹丕是假意跟孙权结好等等。若只论结果,吴范貌似还真有几分“预言”之能。而实际上。吴范与其说是个方术士,不如说是个假借天象之论来给自己增加名头的有识之士。这世间有识之士虽然不少,但大部分都不能崭露头角。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想要卷出名头,就得运用手段。这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吴范就是如此。虽然有看清局势明辨是非的才能,但总是会用求神问卜的方式将答案跟天象搅在一起。这个时代,又流行符命、谶言、占卜等天象论。若是刘封,对天象论只会笑笑不说话。而孙权,偏偏就吃这套。一遇不顺,就会让吴范来求神占卜。待得吴范到来。孙权遂将梦境告诉吴范,请吴范求神问吉凶。吴范是个面相和蔼的中年士人,为孙权解梦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一套专业的求神问卜流程走完。吴范就有了答案:“恭喜至尊,此梦为祖荫示警,乃大吉之象。”孙权心中一松:“还请文则细说。”吴范捻了捻美髯,手舞足蹈:“以目前的天象来看,秭归将气未消,白帝城王气渐涨,昭示陆都督在秭归难成大事。”“这原本应该是大凶之象,可如今有破虏将军托梦示警,大凶就可变为大吉。”“夷陵、夷道、佷山三县,常有夷人祭祀山神,山神之灵润泽万物,倘若陆都督能在三县祭祀山神,扼守要地,纵是王气来袭,也难挡山神之威。”孙权眉头紧锁:“莫非天象昭示的,是刘备即将抵达秭归”吴范点头:“天象的确是如此昭示的。”孙权沉吟:“怪不得梦中的先父会化为刘备,原来是先父在提醒孤小心刘备。那先兄化为刘封,又当何解”吴范摇头晃脑:“讨逆将军素有霸王之称,古今能以霸王为名者,皆为天上的杀神转世。”“自古杀神和帝王都会犯冲,二者不能共存;讨逆将军是在提醒至尊,不可与刘封决战于两阵之间,否则福祸难料。”吴范这神叨叨的话,若是换成虞翻或潘濬来说。吴范第一段话的大意就是:秭归易守难攻,孟达善守,如今攻城多日,刘备在西川必有觉察,或是派兵或是派将或是亲至;与其让陆逊在秭归干耗,不如让陆逊退保夷陵、夷道、佷山三县,控制江水津口,扼守山关险要。第二段话的大意就更简单了:让孙权要有自知之明,谨记逍遥津的教训。正常的敌我分析,在吴范口中用“将气”“王气”“天象”“山神”“杀神”“犯冲”等玄学用词修饰加工后,就变得“高端”了。换个对玄学不了解的,都听不懂吴范在说什么。虽然吴范那句“不可与刘封决战于两阵之间,否则福祸难料”听在耳中挺刺耳的,但孙权也不是只会傻冲的二愣子。尤其是逍遥津一战后,孙权对“决战于两阵之间”的才能有了清晰自我认知。菜点没事,不浪就行。仔细思考了吴范口中的“天象”后,孙权又召来了谷利,令其派人给陆逊传达新的军令。这次的军令不再是催促陆逊强攻秭归了。显然。孙权也意识到,秭归暂时难取,得先守住夷陵、夷道、佷山三县要地,避免刘备又如几年前一样挥兵入江陵。有吴范解梦,孙权心中的烦躁也消散大半。折腾大半夜,孙权也没了睡意,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