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顾知行从外面挤了进来,星回立刻恭敬行礼:“世子殿下。”
顾知行随意摆了摆手,示意星回退下。
他的目光随即落在沈今棠身上,语气中带着几分轻责:“昨日本世子不是跟你说了,今日是要去东宫的,咱俩顺路,你怎么还是悄无声息地就走了?”
他微微挑眉,语气中满是无奈:“若不是我今日起得早,差点就错过了你。”
晨光透过马车的缝隙洒进来,为车厢内增添了几分柔和的光晕。
沈今棠微微一笑,声音轻柔而诚恳:“是我记性不好,竟然忘了世子殿下的交代。”
她的道歉态度诚恳,让人挑不出半分错来。
顾知行听了这话,本就理亏的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他微微垂下眼眸,掩饰住眼中的几分尴尬。
毕竟,昨天是他没有特意叮嘱沈今棠,而且按照常理,沈今棠去宫里的时间确实比他去东宫早了一个时辰,两人本不该赶得上同一辆车。
是他自己想要和沈今棠同乘一车,才特意提前了时间。
沈今棠抬起头,目光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清澈。
顾知行正对上她的眼神,心中微微一颤。
他清了清嗓子,试图掩饰自己的窘迫,语气却不由自主地软了下来:“既然如此,以后可得记住了,不许再落下本世子。”
他故意加重了“本世子”三个字,语气中带着几分霸道,却又忍不住露出一丝傲娇。
沈今棠心如玲珑,怎会不知道顾知行心里的弯弯绕绕?
只不过是不戳破罢了。
她微微点头,嘴角的笑意愈发明显:“殿下放心,我记住了。”
车厢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晨光在两人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仿佛连时间都变得柔软起来。
马车一路向着皇宫而去。
晨光如薄纱般洒在宫道上,车轮轻轻碾过青石板路,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到了宫门口,两人便要分道扬镳。
顾知行微微侧身,目光落在沈今棠身上,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自然的强硬:“晚上记得来接我。”
他故意板起脸,试图掩饰自己内心的微妙情绪,仿佛只是在下达一个命令,才不会承认他只是想和沈今棠一起回去。
沈今棠微微点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宠溺的笑意,语气却依旧恭敬:“是,世子殿下。”
说罢,她便转身朝着御书房的方向走去,步伐坚定。
她知道,今日的任务至关重要,必须将长公主交代的事情办好,半分差错都不得出!
顾知行见她走得如此干脆,心中微微一怔,随即又恢复了常态,叹了口气,转身便朝着东宫的方向走去。
寅时三刻,钟鼓楼晨钟响彻皇城。
金銮殿上,蟠龙金柱在晨曦中泛着冷光,文武百官分列玉阶两侧,青砖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司礼太监尖细的嗓音在殿内回荡,带着一种特有的韵律,仿佛在为这场朝堂大戏拉开序幕。
长公主端坐于鎏金须弥座上,九凤朝冠垂下的明珠遮住了半张面容,只露出一截白玉般的下颌。
她指尖在扶手的螭龙纹上轻轻一叩,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右首的沈今棠,仿佛在传递着某种信号。
沈今棠会意,上前一步,朝着下方使了一个眼色。
不过片刻,下方便走出来了一个年轻人,他捧着象牙奏本出列,声音清亮而坚定:“臣有本奏。”
殿内霎时一片寂静,连檐角铁马的叮咚声都清晰可闻,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户部尚书王俭的笏板在手中不自觉地转了个方向,看到来人之后,心中顿觉不妙,连朝服下的肩膀都微微绷紧。
年轻人是户部的主事,名为李朗,负责处理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如账目核对、文书起草等。
主事是户部的基础官员,主要负责执行层面的工作,户部的大小事件皆需从主事手里过一遍。
“臣要检举户部尚书王俭在去岁江南道清丈田亩一事上,核减虚报屯田七千顷。”李朗的声音清亮如碎玉。
他捧着账本跪倒在地,道:“今年本应增储官银四十八万两,然户部账册所载,仅入库三十万两,甚至有大批账本皆被王俭所毁,期间贪墨之事数不胜数!”
沈今棠下去将账本拿上来,恭敬地呈于长公主面前,动作流畅而自然。
长公主翻了翻账本,面色骤然一沉,大怒道:“王俭,你好大的胆子!”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