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的老皇帝在临死之前,如果想给接班人铺路,有一个经典操作就是打压部分看中的人才,故意将他们贬斥,这样等新帝上位之时,仅仅只是恢复官位、或者稍微重用了些,就能收获这些人才的效忠。
这件事高欢也做过,高殷念叨过的慕容绍宗就是个杰出人才,当年曾经劝过尔朱兆不要将六镇流民交给高欢,如果尔朱兆听从了这个建议,那今日都不会有高齐。
尔朱兆败后,慕容绍宗投降了高欢,高欢不但保留了他原来的官职,而且经常让他参预军议,但终高欢一世,他都没被重用,就是因为高欢要把他留给高澄。
所以高洋拔擢两个弟弟很容易,但他们和高洋有了仇怨,高洋的拔擢没什么用,等高殷上位,却又论不到高殷身上去,因为官职是在天保朝获得的,那样不能算是高殷的赏识,高殷的拉拢未能尽其功。
而高殷带着他们进入大都督府,倒没什么问题,有了这么一层历练的关系,他们未来也会是从大都督府里出来的府臣班底,彻底打上高殷一系的烙印,高殷提拔他们也是顺理成章。
这也是高洋对高殷无声的考验。
若是高殷希望短期内二王就对他有所助益,可以去找高洋进言,重新启用他们,然而这样就磨掉了很多不可计算的情分。
要是对自己有自信,也可以直接任用,高殷正是如此打算的。
“多谢右仆射告知,殷感激不尽。”
高德政是高洋的潜邸之臣,如王晞之于高演、和士开之于高湛,当年高洋的臣子们希望高洋进位为帝,选择的民意代表正是高德政。
从受禅那天起,高德政就被任命为侍中,与杨愔一起总领政事,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可如今高德政越过越担忧,因为他认识的那个腼腆高洋已经彻底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日渐昏暴的君王,变化之大,令他害怕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