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
她和爹娘一起种的姜黄,全部成活了!
之前她还一直担心,长在山上的药材种进田里,有可能不成活,没想到竟然真成了!
只等这一季收成,就能知道半亩姜黄产量有多少了!
到时候卖一半,留一半,等来年继续种!
这一个月的时间,苞米苗长到大人胸口那么高,里边的红薯秧长得也很旺,从外面完美遮挡住了姜黄苗。
姜黄种的晚,长势又慢,如今才和红薯秧长平齐。
苞米苗把里边儿遮挡得严严实实,外人从田埂路过,根本瞧不出里边种了啥!
这样好,不容易被人发现。
这个封建落后的年代,大家都穷,山脚下的村子更是穷得叮当响。
所谓的靠山吃山,也不过是后人利用科技,才拥有发掘能力。
这个年代,进山都得把命拴在裤腰带上!
穷乡僻壤的农户,只能依靠家里的薄田。
大家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也只够勉强果腹,省下的口粮拿去换点钱,根本不够花。
别说油盐酱醋和调料,就是油和盐大家都舍不得吃,一大家子有个头疼发热都得硬挺着,一年到头还添不上一件儿新衣裳。
因为穷,村儿里都是嫌你穷怕你富的,亲兄弟还能相互帮衬点儿,同宗之间都有相互打压的。
逼急了,难免会生出个别手脚不干净的!
这块儿田里种的都是她的希望,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如果今年都被人偷了,明年还咋种?
牵着她手的小玉,个子矮,胆子小,长得还没苞米苗高。
她环顾四周啥也看不见,爹娘在田里边儿忙活,听不见声音也看不着,心里有些害怕。
“阿姐,我……我有点怕。”
沈小棠立刻给妹妹做思想教育,“小玉别怕,这青天白日的,能有啥?咱一身正气,啥都不用怕。”
说罢,她突然想起,自己都是个胎穿的亡魂,上一世猝死的社畜。
严格来说,她也算是一个孤魂野鬼!
想起这些,她心里顿时天塌地陷!
娘嘞,这世上该不会真有鬼吧?
她越想越害怕,立刻拉着妹妹拨开苞米苗,麻溜钻进田里。
刘氏正在田中间翻红薯秧,控制秧苗长太旺,碰见有草的地方,随手薅掉丢一堆儿。
沈青川蹲在苞米垄里也在薅野草。
看见两个女儿钻进来,刘氏出言叮嘱。
“棠儿,玉儿,田里脏,别沾了衣裳,苞米叶子拉着肉了容易痒,你们两个下回别跟来了,在家玩儿吧。”
玉儿结巴道,“娘,我和阿姐在在……在外边儿等,我害怕,阿姐才带我……进来的。”
刘氏笑着柔声道,“傻丫头,爹娘都在里头呢,有啥事喊一声,爹娘就听见了,怕啥?”
玉儿咧嘴笑笑,“有娘在,我……不怕。”
沈小棠看着爹娘都在辛苦薅草,她也不好意思站着看,虽说才六岁,可她又不是真小孩。
“小玉,你先蹲这自个儿玩会儿,阿姐去帮爹娘薅草去。”
“好,阿姐……去吧。”
安置好妹妹,沈小棠卷起袖子进了田中央姜黄那一块儿。
“娘,你翻红薯秧,我来把姜黄苗里的草薅掉。”
“棠儿不用沾手了,等娘翻完这些,就会薅,你还小,别啥活儿都抢着干,如今和以前二十亩田不同了,就四亩,轻松着呢。”
“薅草是小活儿,我帮着干一点儿不碍事。”
刘氏看着闺女这么勤快,很是心疼。
暗暗自责她和丈夫以前太懦弱,把女儿养成了从小就抢着干活儿的习惯。
小小年纪,人家六岁还都在家里玩儿呢。
沈小棠看着姜黄,长势很好,薅草都有劲儿了。
……
两个多月后,田里庄稼快成熟了,苞米可以煮着吃了。
沈小棠让爹从田里回来的时候摘了几根,她蒸窝头的时候放进锅里煮。
上一世,大家都叫它煮玉米。
唉,没办法,入乡随俗吧!
她煮好从锅里捞出来放进木盆儿里,又用凉水冰一冰,不烫手了才端到院子里。
“爹娘,小玉,你们快来吃煮苞米。”
刘氏正在洗被面儿,柔声应道,“哎,娘这就来。”
如今田里的草都薅完了,闲来无事,她把被子拆洗拆洗。
而丈夫每日都要去田里找点儿活儿干,薅薅小草芽,翻翻红薯秧。
一个是他从小干惯了活儿,没活儿干心里不踏实,闲不住,一个是他怕